top of page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賊1106無字.png

​地方賊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 #廍後社區、後埤社區] 台二線旁等待串連的漁村社區 #/壯圍 Juangwei/宜蘭 Yilan


這篇其實要跟上一篇「壯圍遊客園區」一起看,那篇是上集,這篇是下集。東管處在一個極為荒僻的壯圍沙丘海岸邊設置遊客中心的用意,就是要喚回這裡已經失落許久的人潮,或許人潮從未出現過,能確定的是「養殖漁業」曾經在這裡出現過榮景。

在壯圍,特別是在海岸地區,應該常常看到上面圖片的漁塭,但多半是廢棄的,甚至閒置比率可達80%。這原因其實有很多,最主要還是漁業的沒落,青壯年人口外移,無人能接續傳統的養殖漁業。若從生態角度來看,沿海漁業的消耗、養殖漁業面臨水土資源過度利用的問題,種種原因使得讓壯圍有傲視宜蘭其他地區收入的榮景成為過去。

既然養殖漁業落寞,原先本就重視觀光產業的宜蘭,便把腦筋動到海岸地區的觀光上。這條海岸線並不是沒有人居住,而是每隔一、兩公里都有小型社區,這些社區也因養殖漁業衰落,希望透過社區營造讓社區能夠重生。也因為壯圍旅遊園區的開幕,東管處希望能結合周遭兩個社區推一個「壯圍小旅行」的活動,活絡社區發展與地方經濟。賊賊既然搶先參與了小旅行,介紹完了壯圍遊客園區,當然要來介紹這兩個小社區,並給予小旅行一些建議。


就先跟著賊賊走到遊客中心以南一公里的廍後社區。廍後社區位於壯圍最南邊的東港村,是典型的漁村。在台灣的地名中看到「廍」(ㄅ ㄨ ˋ )這個字,就代表這個地方的歷史可能跟蔗糖生產有關。廍後社區也是如此,早期對岸的茅仔寮有一間製糖的蔗廍仔,而此為蔗廍仔之後故為廍後,即今廍後社區位置。

廍後社區主要的集會地便是廍後活動中心,舉凡社區活動、團客進行的各種吃、玩活動都是在此展開。符合社區靠海這個特色,活動中心外許多與海洋相關的藝術品都是用漂流木進行創作的,可以看到許多魚掛在活動中心外牆,十足可愛。因為社區在營造的過程中,有請老師來上手作課程,當中就包括漂流木創作,所以漂流木也成為廍後社區的社區藝術創作主要素材。


廍後社區主要接的是團客,團客來這裡除了參觀可愛的小社區之外,更重要的要體驗「牽罟」這個傳統的漁業功夫!在早期缺乏動力船的時候,牽罟這種耗人力的捕魚方式便是方法之一。牽罟是當魚群接近岸邊時,搭舢舨船出海將網撒下,再由岸上的人合力將網繩拉上岸,所獲由所有人共分。因此,牽罟的海岸必須是沙岸,才能讓岸上的人有地方能夠合力拉起,而壯圍這片海剛好就是沙岸!

現在應該沒有漁村仍實踐這種傳統又費力的捕魚方法,但在社區營造時,這種具有歷史和地方特色的技藝,便成為社區觀光的亮點之一。要進行牽罟活動,全村人幾乎都動起來,畢竟觀光客能真正懂得牽罟技巧的不多,仍需要村人幫助。可惜賊賊來時天候不佳,無法參加牽罟,但卻看到了載運牽罟長繩的車子,村民們把他製作的很像戰車,滿有趣的!除了捕魚之外,漁網製作也是種技藝喔!


牽罟活動多集中在三月到十月,冬季東北季風太強就無法舉行,想要參加的最好先提前問看看!不過到現場也不一定能夠參與到,還是要看氣候,運氣也是一種浪漫啊!

在廍後社區活動中心走向海岸田園的路旁,有一間在雜草叢生間的磚造老房,這種磚造老房在多為水泥平房的壯圍海岸算是滿特別的。根據社區居民的說法,這間老房未來會當社區食堂,在老磚房吃飯可能更能感受到台灣老滋味。

再往後走便是社區後面的海岸田園,雖然植物不易在沙丘上生長,但花生、地瓜卻能容忍這貧瘠的地,也成為壯圍海岸的農特產品,聽說這裡的花生跟其他地方吃起來不一樣!社區居民也曾經與幸福果實合作「冬日陽光下沙埔地的餐桌」,供應社區風味餐。在沙丘田園間吃飯,感覺一定不同於稻田的型態。他們也曾經在海岸邊舉辦餐桌,真難想像那邊如何辦,但的確特別!

在社區左側有一條小路,能夠通往後方的海岸,大約慢行個十分鐘,就能看到沙灘,而且壯圍的沙灘不多人,還滿適合靜靜的看海。雖然這片海的氣候可能不好,甚至冬季東北季風有點強勁,但卻有孤獨的美感,也難怪蔡明亮能夠利用這片沙丘海岸的蕭瑟創作出七十分鐘的作品。走到海岸的小路,路旁也是種植在地的農特產,也還有社區居民利用漂流木製作的海洋造景,所以走去海岸


的路並不無聊,更讓人滿心期待待會的看海。在走到海岸前會看到一個漂流木廢棄場,這裡堆滿了漂流木,甚是壯觀。賊賊覺得以現在網美愛在廢墟拍照的型態,這個廢棄場有機會成為壯圍海岸的打卡秘境,畢竟能夠站在一堆漂流木上拍照,感覺滿酷的!不過若是有需要漂流木來創作的,也許可以到這挑選漂流木,若是能夠和廍後社區可親的爺爺奶奶們交流藝術就更好了,也許傳統漁業能夠給藝術家更多的創作靈感。


終於走到海邊了,除了牽罟用的舢舨之外,還能看到置於沙灘上的盪鞦韆,這也是廍後社區居民的作品。為了讓遊人來沙灘能夠悠閒的坐在鞦韆上看著海,緩慢感受海岸風的步調。原本這個鞦韆是想要正對龜山島,不過位置好像有點偏移,卻不減它帶來的氛圍,這應該也能成為網美必拍景點。感受到社區居民這麼用心以海洋為主的創意以及體驗活動,有機會來廍後社區盪鞦韆吧!




在廍後社區活動中心對面可以看到一座道教廟宇,若未留意廟名牌匾,遊人也許會認為這是座土地公廟,或是安放保佑行海平安的媽祖。其實這座廟叫「漁師廟」,奉祀漁師大神「張志和」,張志和為唐朝人,字號「玄真子」。稍微讀了他的來歷,可說是唐代的陶淵明,不喜與他人爭鬥,並具有仙風道骨,最後是在朋友面前乘雲鶴歸去成漁師大神,供後人景仰。


民間會供奉漁師大神的本意是希望能啟發民眾效仿漁師神安然自得的心境,而能與自然和諧共處。關於漁師大神的詳細故事,大家可以google,或是在廟內也有黃色的介紹紙可以查看。

在壯圍濱海有座漁師廟,應該是與海有關,畢竟沿海居民無論居住、工作都與海共處,應須漁師大神保佑,讓他們能夠與東岸這片大海和諧共處。

但這座廟的故事並沒有這麼簡單,它涉及了一個社群遷移的故事,而這個遷移又是在國共對抗的大時代背景裡。從一座沿海的小廟的香火傳承,看一個族群在大時代的顛沛流離,這應該是公視可以拍成時代劇的素材了。將漁師廟帶來壯圍濱海的是舟山群島那些,在海外漂移的「大陳人」。


在漁師廟旁,有一座小小的文物展覽館,透過大陳居民在此展示的文物,約略能了解大陳人不同於其他社區居民的歷史。1949年,中國共產黨已經在與國民黨的戰爭中取得優勢,國民黨撤退到沿海的群島並策劃攻擊。正好,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解放軍被調動到東北方,讓處於東南方的群島可以暫時獲得喘息。但在1953年,解放軍又將矛頭指向舟山群島,並加速軍事的攻擊。


1955年初,中共攻下了舟山群島的屏障江山島,且因大陳島不在國民黨政府與美國所簽署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保護下,便決定從大陳撤退來台。在美國第七艦隊的協助及中共默許下,大陳島上一萬八千名居民成功撤退來台灣,並安置在宜蘭、花蓮、台東、桃園與高雄等地,共36個村子。在宜蘭有四個村子,壯圍的是靠海的「仁愛新村」。


宗教信仰便是在顛沛流離時最重要的精神信託,也是大陳移民社群們進行社群連結的方法。1956年,大陳鄉民集資在仁愛新村建廟延續漁師神的香火。原本只是一座小廟,但在香火鼎盛下,於2000年擴建成一座中等廟宇的規模。漁師神右側同祀者為地藏王菩薩,左邊則是福德正神。

根據大陳居民導覽時所述,漁師神也是日本很崇敬的海神。這是因為過去舟山群島常受到日本倭寇的侵襲,而將大陳文化帶到日本去。這點賊賊還需要查資料,不過這種文化傳播實在很有趣。

農曆十月十三爲「漁師神誕辰」,據說散佈在世界各地的宜蘭大陳人都會回來參與這個宗教盛典,也使漁師廟的香火,在仁愛新村居民都移居海外之後,還能繼續燃燒下去。


當時,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後,配給的土地為六、七坪的房子,卻要住一家人,可以想像當時的艱辛。其實,眷村有多種不同的形式,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居住型態,向台北市區的四四南村、化南新村就與這裡不同,但這裡可能位於海邊,建築物的情況非常不好,倒是滿適合最近網美興起的廢墟風,不知道這裡未來會不會有修復、維護的計畫。



不過那時大陳人居住在這生活很困難,包括語言和生活習性都與早先來的住民不同,唯一好處是依然住在大陳人習慣的海邊,可以從事捕魚的工作,其他還有種花生、蕃薯或養豬等。國民黨政府為了讓大陳人有專業的工作便成立海員訓練班,60年代便有許多大陳人開始跑商船,之後家裡面一個帶一個工作,也一個帶一個移民到海外了。順道一提,大陳人做西裝、旗袍和皮鞋都很不錯,漁師廟上的繡花便是大陳婦女所繡出來的。


也因為人口外移嚴重,再加上壯圍這裡交通不方便,新村的居住情況也不是太好,年輕人便將長者帶去其他地方居住,目前這裡僅剩下兩戶的居民,其他建築物幾乎都成為樓了。目前政府在處理眷村議題時,似乎還未考慮到壯圍這個仁愛新村。若小旅行會導覽到這個眷村,也許政府可以想想仁愛新村要如何進行歷史記憶上的保存,因為現在看到的文獻似乎還不是很充足。大陳人在壯圍的故事很特別,絕對不能被遺忘。



往北走個兩公里,經過壯圍旅遊服務園區,會來到另一個小社區「後埤社區」。同樣倚靠著濱海的台二線,後埤社區面臨了與廍後社區相同的問題。過去養殖蝦類的漁塭,因動物的傳染病及養殖業產值下滑而被廢棄,青壯人口逐漸流失至市區工作,社區中多留下長者居住。因此,如何重振社區且活化並成為課題,但要如何開始營造社區呢?


2011年,在社區總幹事張永德的帶領下,與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從改造社區的環境開始做起。第一步便是以漂流木打造了位在台二線上的公車亭(上圖),讓長者等公車時有空間可坐,除了能遮風避雨,也為長者無法久站的腿著想。以漂流木做設計的材料,賊賊在前面提到的廍後社區也是,畢竟這是濱海珍貴卻又被人遺忘的資源,這也符合社區「環保生態」的理念。


既然人口老化是社區議題,從候車亭開始,能看到許多設施並不是刻意吸引遊人前來,而是先以長者的需求為優先,再配以有創意的環境改造。因此, 「社區關懷照護」便成為社區最核心的議題,社區需要建立一個能讓長者們有自信、快樂生活的社區活動空間! 除了候車亭關懷「行」的面向,候車亭旁的廢棄古厝則被修復,並進行「食」面向的關懷。


這棟老古厝現在用作「長青食堂」支用,長青食堂就是去實踐老人共餐的概念。在高齡化社會下,年輕人在外工作,獨留在家的老人可能不便在家做菜或出去買飯,這在壯圍的濱海可能更嚴重,畢竟商店或是餐飲店都相距遙遠。所以社區利用自己本身的資源,也就是互助,在這個食堂一起做菜給社區的長者們享用。賊賊覺得這除了能夠照顧社區長者們吃的需求外,還能促進社區長者們之間的情感,還能讓阿姨們切磋彼此的廚藝,也許年輕人從外地返家後,會吃到更不一樣的菜色。賊賊經過時,阿姨們也正在煮菜,真是色香味俱全,應該可以開個社區餐廳了,可惜今天不是在這邊用午餐,只能聞聞了



除了社會福利面向的社區照顧議題外,如何運用原有的地景進行景觀改造,也是社區一大課題。社區便運用老屋後的廢棄魚塭做成漂浮舞台,配合著長青食堂前的空地,社區便能在這具有巧思的劇場表演。舞台旁則建有一座能望遠的亭台,小旅行的導遊便鼓勵大家能夠爬上去,看看壯圍海邊最真實的景色,幫助遊客了解到壯圍目前所面臨養殖漁業衰落的產業問題,以及魚塭廢棄的環境問題。


拜訪完長青食堂這一側,走過亭台旁的小徑,還可到社區的另外一側。這一側是社區居民樂齡學習的地方,有室內的數位學習中心,除了長者們上課的教室外,還擺放著社區的農特產,像是花生糖之類,有興趣可以購買。室外則有一個大窯烤爐,遊客可以在這裡進行窯烤的DIY活動。偶爾也會聘請老師教導社區長者製作不同的點心,甚至考慮要出自己社區的品牌點心。


那是誰來教社區的阿公、阿嬤做一些西式糕餅呢?在社區公車亭旁的連棟老建築中,一間戶外擺設很可愛的小店一定吸引了妳的目光。這間名為「食聚」的老闆是位回鄉創業的年輕人,由他來教社區的長者們當然再好不過了。這家店據說也是甜點口碑名店,尤其是以「瓜果之鄉」壯圍所生產的哈密瓜做出來的甜點。再次可惜賊賊這次來時公休沒吃到,希望哈密瓜季能吃到甜點,有機會來寫食記推薦小店!



除了這兩個社區之外,小旅行也特別拉到位於壯圍鄉南邊的新南休閒農業園區,去體驗米的古早味。新南農業園區位於蘭陽溪、宜蘭河出海前交匯之處,在水量非常豐沛的農地,一定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農產品。因此,這裡便有「春蔥、夏瓜、秋鳥、冬蒜」的招牌,也是讓壯圍有著哈密瓜之鄉美稱的地方。

不過今天不是來看哈密瓜,而是來看一座碾米廠。其實,壯圍曾是台灣三大米倉之一,目前產量也還是台灣的前五名。賊賊去看的「阿祖ㄟ土礱間」,從民國35年開始,已經傳承到第三代,而這間木造的碾米廠也還繼續保存,甚至偶爾會使用。賊賊覺得看到這種木造建築就很興奮,這個碾米廠全木造的環境,又比看到日式木造建築更興奮。


像這種過去困苦時候蓋出的建築物,當然不會用太難取得的建材來做,斑駁的牆面打開,都是用牛大便來做黏著,穩固建築結構。雖然碾米廠的機器已經很老了,但師傅仍會操作給大家看,而且這些機器構造很複雜,對這有興趣的可以問問師父。如果像賊賊一樣,對機器構造感到困惑的,不妨去外面炒炒米。在結束一整天勞累的行程,喝喝米漿讓自己元氣能夠重新恢復吧!


雖然前一篇有提出壯圍旅遊園區不夠在地的疑問,但若旅遊園區能同時搭配這兩個小社區的導覽,確實能夠讓海岸小旅行更貼近在地生活。後埤社區比廍後社區較早進行社區營造,軟硬體也都較完善,甚至推出了社區的伴手禮以及多元的體驗活動,社區甚至要進行社造3.0,以既有的景觀空間設計劇場,滿期待旅遊園區與社區更深度的結合,如何運用旅遊園區的藝術資源帶入社區便是課題。後埤社區的導覽也不是只有景觀設計上,更能讓遊人對社區照護進行了解,並進而反思自己的社區是否面臨該議題。

廍後社區雖然起步較晚,但能看到社區居民已經開始進行一些漂流木藝術創意,位在海岸那一側是一大利多,除了牽罟之外,如何與海有更深度的連結需要再思考。目前看到的淨灘活動希望能夠繼續持續,也許可以有更深度的海洋資源導覽。此外,仁愛新村的大陳故事也是一大特色,但現在廢棄的狀態還需要社區們與官方討論如何修復、保存,成為社區的一大亮點,但更重要的是先進行更廣泛的壯圍大陳故事的調查,才能夠繼續進行。賊賊覺得旅遊園區的考驗是如何真正將遊人引入兩個社區,並盤點海岸地區現有資源,賊賊覺得軍事遺跡盤點必須快點做,不然旅遊園區的利多消失得很快!





52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