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參觀完山上水道,想要尋求不同於觀光勝地的擁擠,不妨就到附近的山上老街走走吧!雖然離水道只有幾分鐘車程,但大多數遊客都不會把這放在行程中,反而塑造出鬧中取靜的隔離氛圍。其實想寫山上老街滿久了,那天只有在一個多小時,畢竟山上水道就看了很久,卻發現了山上老街許多寶藏。山上老街所在的山上里,過去也有申請農村再生計畫,可以看到老屋紅磚旁邊的意象設計。
「山上」這個地名很有意思,只看這兩個字,會以為這個小鎮在深山中,但其實不是,山上區的最高海拔可沒有超過三百公尺。山上水道也只是建在相對較高的新化丘陵上面,要真正進到山中應該還要往西到湳西、南化。那為什麼這裡稱為山上呢?曾文溪流過山上區的北方,與大內區形成一條天然交界。山上位於新化丘陵西麓,曾文溪在此有河階往上。從溪下往上看,很像群山環繞的幾個聚落,而被稱為「山仔頂」。
追溯有關山上地區的文獻,最早這裡是附屬於大武壟社群的「芋匏社」活動領域。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的《重修台灣府誌》便曾提過芋匏社。十年後,黃叔璥的《臺海使槎祿》也列出芋匏社,但將他們列為熟番,代表芋匏社在明鄭時期屯墾制度下,在與漢人相處下逐漸漢化。而後西拉雅族新港社,與從新港社分出的卓猴社佔領了芋匏社原本的活動領域,山仔頂也在其中。
從明鄭時期帶來漢人移民的屯墾,與原住民朝夕相處後,到了嘉慶年間,山仔頂才真正有聚落的型態。不過在施琅攻台,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後,原住民們被迫輸餉納稅。而隨之而來的閩粵漢人,便開始向原住民們贌墾番地,採取了與原住民不一樣的墾殖土地方式,不少土地大量被開發。不過這樣也侵害了原住民的生活領域,西拉雅族被迫漢化,或是再次東遷。(補充,照片這棟是林宅)
既然嘉慶年間成為聚落,山仔頂又在曾文溪旁,商賈與民眾都是靠曾文溪的水運來往對岸大內石仔瀨與山仔頂之間。不過有一次山洪暴發,曾文溪曾在山仔頂後方的山仔尾決口改道,也造就現在山仔頂像是被溪流環繞的形式,當時的八個村落也被稱為「潭內八庄」。日治初期,依然原有清朝時期的地名山仔頂,只是隨著不同時期的改制,歸屬的行政區域相對不同而已。
正式改名叫「山上」是在大正九年(1920年)那次的行政改制,山上區隸屬於台南州新化郡山上庄,並設置一庄役場。那時的庄役場,看台灣百年老地圖,應該是設置於天后宮旁邊。雖然前面大略介紹了山上族群遷徙與發展的變遷,但大家更想知道旁邊照片老屋的故事吧!上面和右邊照片是當地人俗稱的「林醫生館」,由當時的林清南醫生所建。後代子孫也多為醫生,像是林茂先生就曾擔任過台南醫院院長。
林醫生館有兩大特色,其一是設有「樓半」,也就是閣樓,左右各開設一個對外窗口,還有欄杆可以俯瞰戶外,且樓半木板上的山水圖會極為雅緻,具有日本浮世繪風格。而在狼到下方還有一座西式洗手台,這也是讓賊久久無法忘記山上老街的地方啊,很想把它搬回家,不過這樣就成為真的賊了。山上老街老厝林立,大部分保持都不錯,可惜人去樓空,左邊這張過去應該是雜貨店,還有舊時的公用電話。
再來是山上老街區兩間重要的信仰中心,山上這間天后宮位於山上國中旁,佔地也很廣大,主祀神明為「玉二聖母」。 玉二聖母又稱為二娘娘,神像是在明順治十八年(1661年)跟隨鄭成功的水師渡海來台。鄭氏家族統治台灣後,二娘娘隨著駐軍進入大內北尾仔地區,並在該地安座。而後二娘娘只是駐軍遷居到對岸,因曾文西環繞的山仔頂地區,二娘娘便長駐於山上,保佑山上居民的平安。
咸豐四年(1854年)興建了一座土角廟宇,算是天后宮的前身。不過光緒五年(1879年)發生地震,廟宇傾毀,才又重建。後來從善化茄菝天后宮奉請「大媽」,善化慶安宮奉請「三媽」,三神共祀,二娘娘改稱為二媽,並成為專供奉媽祖的天后宮。山上天后宮是山上寺廟中分宮最多的廟宇,在三峽、嘉義天后宮、麻豆、虎尾、高雄都有分靈的廟宇。天后宮也因信眾多,後來也重新改建。
除了天后宮之外,山上老街還有另外一座宗教建築。洗石子立面,搭配屋頂上的黑色屋瓦,這麼日式風格的房子,讓人很難直覺想到它是天主堂,而會猜想可能是庄役場之類的公共設施。倒是這棟建築淵源與庄役場還真的有點關係。山上天主堂大概建於昭和十一年(1936年),是當時山上庄役場助役,相當於現在的鄉公所秘書田俊秀先生的住宅。不僅作為居住所用,還有辦公用途。
田家後來將屋子賣給山上教會,不過因山上人口外流,信眾不多,山上天主堂一度荒廢二十年,是楊照陽神父利用傳教的空擋,從永康區到山上整修,才恢復原貌,並重新找回教友,讓建築能夠再度使用。雖然天主堂鐵門關著,屋頂上的瓦片也還在修整,不過從門外望去,兩根羅馬圓柱分立台階也頗具氣勢,現在想想如果不看屋瓦,作為天主堂好像也說得過去,更何況它乘載了山上不一樣的宗教記憶。
山上老街中不少閒置的古厝,遊人都能找到自己認為瑰寶的一棟,不過當中最引人入勝的還是合併中西風格的三合院「林雹古厝」。既然有人名,當然要先從他開始介紹起,林雹在世的時間從嘉慶九年到光緒九年。雖然都是九年,但他可是經歷了六位清朝皇帝。關於林雹的故事是這樣的,他是出生於山仔頂的貧困人家,平常做苦力幫庄裡人挑甘藷等農作物到台南府城去販賣。
有天,在麻豆經營糖業而致富的林文敏想要在山仔頂設立糖廍,拓展他的製糖事業,便尋找到同樣姓林的林雹。看他忠厚老實,便將山仔頂產業和糖廍設置一事交由林雹處理。當然,能蓋起這麼豪華的三合院厝,代表林雹協助林文敏管理糖廍應該不錯,也才能從貧窮子弟飛黃騰達到能夠主持山仔頂天后宮的重建。在中研院台史所還能找到同治年間,林雹向他人購買土地的契約文書。
說到糖廍,甘蔗在清代及日治時期都是山上的主要作物。日治初期,山上地區還是採用清代延續的傳統糖廍製造方式。而後明治四十四年(1901年)三井財團在高雄橋頭設置第一家新式糖廠,並在明治四十三年建造(1910年)建立車路墘(仁德)製糖所,山上的甘蔗是被該製糖所收購。直到本土的「台南製糖株式會社」興起,後由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承繼,山上的甘蔗劃分到灣裡製糖所的產區。
山上庄既然屬於灣裡製糖所的原料區,為運送甘蔗,便有鐵路和輕便鐵路的出現。在鐵路方面,台灣製糖會社曾有左鎮線,橫跨善化、新市、山上、左鎮等庄,路途極長。大正十三年(1924年),「新化軌道株式會社」的成立,路線從台南市花園町到玉井,山上庄隙子口地區就在這條輕便鐵路上。在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甚至有玉善線的糖業鐵路,直到民國七十八年(1989年)廢線,山上應該找不到其他的鐵路遺跡吧!
前面有點顧左右而言他,想說還是順便帶一下山上的糖業歷史以及交通運輸的歷程,現在到山上也只有比較不方便的客運可抵達。回到林雹古厝,雖然山上當地可能還留有「有錢雹叔公,無錢落仔雹」的諺語,不過這座林家人發跡的精美祖厝卻早已廢棄。雖然這座古厝並不是林雹在世時所蓋,大概興建於昭和年間(1930年左右),所以才有中西日式的建築風格,不知為什麼有些報導說林雹住過這。
雖然古厝結構毀損的滿嚴重,但仍想像得出它在山上建築的代表性,尤其那些精彩的線條與洗石子裝飾。雖然雙側護龍都已被幾乎塌陷,特別是右護龍已經被大樹貫穿,算是岌岌可危,但仔細往被樹葉或枝條遮蓋處去瞧,能發現左右護龍山牆脊頭上以洗石子對稱螺旋迴紋所做的裝飾,這也是林雹古厝重要的建築特點之一。門窗上的雨遮,除了平板的,也有拱形,讓整體設計更有跳躍感。
古厝另外一個可看點是正廳前「軒亭」的設計,雖然軒庭的木造屋頂已經損毀,四根仍然挺立的柱子依然搶眼,也能看到他半拱的設計。這時正好太陽西下,由內往外看,可以看到門樑三個「林」字的窗櫺,別具巧思外,也試圖召回林家人趕快回來拯救古厝啊!如果有注意看照片,正廳窗下還有彩繪大師呂壁松所做的山水畫,典雅卻又彰顯富貴,與護龍墀頭上的花草皆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古厝裡面除了木結構和一些精緻的設計仍然清晰外,其他都已淨空,不知是被小偷偷走,還是被林家子孫們保管,唯一搬不走的可能是裡面那張木床吧!看到林雹古厝現在這樣其實有點可惜,十年前山上社區發展協會曾經做過社區營造,有稍微清理過古厝前的廣場,但在林家後代無法取得共識之下,古厝還是只能任他傾頹。這麼美麗的古厝,早已是社區的重要資產,如果因為產權問題而無法修復,也許未來塌了,就沒人記得它的美了。
參考文章:
大武壟社群
山上數位中心
山上林家古厝整修 後代無共識
COLLABORATIVE BADLANDS 惡地協作
玉善線
山上數位機會中心社區報
台南市山上區農村再生計畫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319旅行事誌-- 隱野民居之林雹古厝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