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賊1106無字.png

​地方賊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襲產 #台北水源地] 偷走位在公館水源地,你可能不知道的水故事 #中正區 Dist / 臺北市 Taipei City


上禮拜在刷臉書時,無意間看到台北市新秘境正式開放的新聞,而這個秘境是公館水源地觀音山上的「蓄水池」。媒體雖然說暌違111年,不過以前作為蓄水池時,應該也不會讓別人進入吧!不過賊還是現在才知道自來水園區裡面有個觀音山。蓄水池與公館水源地的其他建築,都是日治時期所建設的「台北水道」的設施。既然賊都走過了,那就來介紹一下台北水道吧!


要講台北水道之前,必須先就台灣水資源利用的歷史,做一番了解。清代在臺灣的漢人多飲用井水、泉水,溪水則是作為灌溉、清潔之用。中法戰爭結束後,光緒十四年(1888年)台灣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並推行自強新政的改革,而「公共衛生」是其中重要的一塊。台北開始都市化後,也衍生了不少環境問題,特別是要解決居民飲用水問題。他主導在台北市街開鑿水井(石坊腳、北門以及西門街),以供應城內官員使用。


日本政府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接收台灣,來台的日軍面臨了傳染病蔓延的問題。日本政府認為是台灣島內土地不潔,以及衛生狀況不佳,才導致疾病流行。當時擔任台灣總督府顧問的後藤新平,認為要杜絕疾病流行,最要緊是普及全島的衛生設施,特別是建設上下水道。因此,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經後藤新平推薦,聘請 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來台擔任衛生工程顧問,其學生濱野彌四郎則為助手。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完工的淡水水道,也成為台灣第一座水道設施,但在同年,巴爾頓辭世。而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就接續打造了台灣主要都市的水道計畫與建設,直到大正八年(1919年)離開台灣。

在認識台北水道之前,我們先認識水道的設施吧!上面這張圖是取自《台北水道誌》,描繪的水道空間就是要講的台北水源地。一個完整的水道設施,包含了取水、導水、淨水、送水及配水等元素,分別有取水口、唧筒室、沈澱池、過濾池與淨水池等空間設備。這些空間設備的所在位置也有所不同,可區分為取入口、水源地以及淨水池。取水口就是取水的設施;水源地則設置了淨水、導水與送水設施,包括沈澱池、過濾池以及分水井都在此。配水池內部則設置配水設施,像是配水池與配水井。


走進自來水園區,首先看到有著穹頂的古典式建築就是「唧筒室」。呈現扇形的唧筒室與前面的庭園構成典雅的景觀,而這樣的建築與景觀設計是當時的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的作品。

大家可以記一下森山松之助這位建築師,他從明治四十年(1907年)來到台灣,到大正十年(1921年)辭職回日本的十四年,建立了許多「官廳建築」,像是鐵道部、台北(中、南)州廳、總督府改建。


在人們還抽取井水來用時,水道其實是很現代化、先進的設施。各國在興築水道時,為了讓民眾安心飲水,會將唧筒室的建築設計的較為美觀,畢竟它是取水後的第一道關卡。

而台北水道的唧筒室則運用了希臘、羅馬柱式排列,成扇面的造型,上方還有著鋼筋混凝土的穹窿頂。即使現在來看都覺得華麗,更何況是當時。在博物館內也有展示當時所繪的建築立面設計圖。


一旁還有唧筒室的內部模型,滿細心的。既然走進唧筒室,那就得清楚一點台北水道了。明治四十年(1907年),考察完的巴爾頓先生建議,選擇淡水河系的新店溪作為水源(地表水),並在公館觀音山腳下建立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取完水則要導水,台北水道在興築時,是在地底埋設鐵管輸送水源。因為是封閉的導水路,所以我們看不到啊,有些地方則是開放式的,像大甲。


唧筒的部分則分為唧筒井和唧筒室,兩者通常會配置在一起。唧筒的過程分為取入和輸出,也就是將取入唧筒設置於水源取入之處,將水汲取至唧筒井;而送出唧筒就是將處理完成的清水加壓送至淨水池或是配水塔。所以唧筒井負責將水調節至各池井中,而唧筒室則是放置唧筒機具的動力場所。因此,我們可以在博物館內看到許多保留很好的唧筒。



沿著觀音山往上爬,就會到達最近才開放,封閉了111年的「觀音山蓄水池」,日治時代稱為「台北水道淨水池」。淨水池這個名稱很容易讓人誤會這是用來「淨」水的,若要認真看前面水道元素介紹的,這其實是用來配水的。

在整套取供水的程序中,蓄水池中的水已經經淨化處理(沈澱、濾過)成為可飲用的水,之後就等著配水。蓄水池主要是位於供水區域附近的高處,再利用重力方式讓水自然留下送至各用水區域。

走到頂端,會先看到一個比較小的紅色古典建築,這還不是蓄水池,裡面是放「淨水井」的。覺得這些設施很像喇吧,還滿有趣的。淨水井的建築原本為木造,但現在為鋼筋混凝土,水道的文獻缺乏對淨水井的紀錄,但從新古典主義式的立面來看,也是日治時期所建。


淨水井建築旁有一座小草原,上面有不少凸起物,這其實是觀音山蓄水池的頂部,而這也是台北最古老的蓄水池。而蓄水池上方會有加蓋,是為了避免日照、灰塵泥土或下雨影響水質,因而在屋頂上方覆蓋土壤,不僅能遮蔽太陽,還能隔熱。不過還是設有通氣孔,在日治時代繪製的淨水池平面圖,其實有六十個通氣孔,目前只剩下四個僅存的。



位在草原底下的便是台北最古老的蓄水池,於明治四十年(1907年)動工,歷時兩年完成。建築長約五十五公尺,寬約三十公尺,池內水深約4~5公尺,內部蓄水總容量為4,500噸。

而這次秘境所開放的便是蓄水池內部,要進入蓄水池必須從上面照片那張紅心古典式的建築的入口,這棟建築採用對稱的方式搭配分割線條,以仿石造表面呈現,上面的圓球也別出心裁。

從窄小的入口進去,便是人員管理維護的通道鋼筋混凝土的灰色走道讓人好像置身於科技電影中的俠客,為了讓遊客能夠安全參觀這座古蹟,也設了安全網,以及燈光裝飾,特殊的光影讓人有置身水中之感。

整個蓄水池是以混凝土構造,內部設有兩個水池,各設了五道導流牆,讓池內的水能夠迂迴流動。淨水井統一由右側浸水,也由右側出水,之後利用重力流,讓水往低處流至市區,最遠可供應大稻埕。



此外,位於旁邊的「配水井」,作用是分配清水。配水井位於淨水池最後出水處,清水經此配水井後,即流向量水室計量後再供應市區用水;另外,配水井設有制水閥,可以控制出水量以調節重力自然流量。配水的重要性關係到居民的用水的出水量,是極為重要的設施。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開始進行台北自來水水源的擴建工程,唧筒室和蓄水池也在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功成身退。也因為唧筒室文藝復興時期仿巴洛克式建築的外型、其所乘載的台灣自來水發展史,以及內部保存良好的唧筒設備,內政部便於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將唧筒室列為國定古蹟,後來也成立自來水博物館。後來又增列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渾水抽水站這三個建築體為「台北水道水源地」。



說到量水室,它離唧筒室滿遠的,這也證明水源地範圍真的很大。就在汀州路三段160巷的洛德城堡(運動中心)那,其實有個量水室廣場。雖然量水室造型也滿特殊,卻很少人會對它感到好奇。

據推測量水室大概興建於大正二年(1913年),作為測量供水所用。日治時期的原建築應為雙坡斜屋頂的磚造建築,但在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用水泥粉刷外牆,屋頂也改為鋼筋混凝土平屋頂。目前看到的是保留戰前後型態的修復狀態。




參考資料:

論文

台灣日治時期水道建築之研究,劉俐伶,2004


網頁

1.臺北市民何時有乾淨的水道水喝的?重繪臺北水源地唧筒室

http://yufulin.org/archives/2380

2.臺北水道水源地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20205000001




54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