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賊1106無字.png

​地方賊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舊屋力 嘉・年華】台灣設計節前導:木都城市那些與藝術有關的老空間

已更新:2021年11月18日



雖然因為疫情延宕,但 #2021台灣設計展 終於要在年底至跨年期間在嘉義市舉辦,而這場盛會結合了三個嘉義重要的古蹟活用地為展館,包括嘉義文創園區、製材所及嘉義舊監獄,讓賊賊滿好奇這些地方在設計展期間會變成什麼樣子。而設計展作為推動城市品牌和城市建設的中介,嘉義火車站、嘉義美術館、嘉義願景館等地方也將成為節點串連。


既然這篇主題為 #木都與藝術 ,就把它定位成設計展前的攻略,讓賊賊帶大家搶先認識幾個重要場地,以及周圍有趣的舊屋力案例。首先是火車站斜對面的 #嘉義美術館 ,說到這個美術館,我只能用小巧、精緻且典雅來形容。先來說說這棟建築的故事好了,它前身是 #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 ,與日治時期所實施的 #專賣制度 有關。而對面的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原為 #嘉義製酒場 ,也曾經是台南專賣支局

嘉義出張所的辦公廳舍。

大正十三年(1924年)嘉義出張所升格為 #專賣局嘉義支局 ,專賣菸酒,後期也管理樟腦油和樟腦的製造。美術館這棟建築則興建於昭和十一年(1936年),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專賣局嘉義支局改為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之前有提到嘉義火車站與二二八事件的關係,而在鄰近的公賣局,建築的門窗曾被改建以作為砲兵要塞使用。


去年底,甫活化為 #嘉義美術館 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因為它保存過往建築風格又新增當代風格,吸引不少遊客駐足。嘉義美術館館體由三棟建築構成,包括日治時期由建築師梅澤捨次郎設計的支局建築,以及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酒類倉庫與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菸酒成品倉庫。現在作為小賣店區的古蹟館體,可以看到梅澤善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且有大量開窗,並在窗下設置通風口,符合日本當時

所提倡的衛生觀念。

因為本館屬於古蹟能變動的部分不多,後方兩棟倉庫則成為建築師設計揮灑之處。尤其是居中的菸酒成品倉庫成為中介於古蹟棟與酒類倉庫的重要空間,建築師將外牆拆除,搭配了大面積玻璃帷幕,讓當代與古典可以在美術館中流轉。賊賊造訪時,剛好有一檔與森林有關的展覽。在使用當代木建築藝術的美術館中,聆聽啄木鳥的聲音,令人感到浪漫啊!



#嘉義舊監獄 ,這讓賊賊非常興奮。如果有長期關注地方賊的朋友,應該知道 #暗黑襲產 是我的主要關注主題,而台灣最重要的監獄襲產莫過於嘉義舊監獄。之前曾經參加 #讓舊監自由 的活動,就對空間有更多的想像,所以很好奇設計展會端出什麼樣的菜色給我們想用呢?


也是讓舊監自由的活動,才讓賊賊第一次進到舊監裡面。因為平常要參觀有特定的導覽時間,畢竟園區規模很大,館方很怕大家會迷失在裡頭,再加上要聽導覽才會了解建築內部的有趣之處。所以三過嘉義舊監獄門口而無法入的賊賊,乾脆在門外玩起了空拍,才發現這座#放射型的配置 的監獄,形式有多麽獨特。會不斷想起傅科的 #監視與懲罰 ,但其實監獄裡面還是有基於現代化的人性設施存在。


台灣雖然有其他的監獄襲產,但要完整保存一座日本殖民時期監獄的,確實不多。這與戰後去殖民、經濟(空間)發展有關,嘉義市在戰後的發展沒這麼猖狂,再加上監獄不在實質上的鬧區,也讓他的保留存有生機。

原稱為台南刑務所嘉義支所,創建於大正八年(1919年),三年後完工啓用。戰後,改稱臺灣嘉義監獄,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因為法務部的 #改善監所計畫法務部矯正署嘉義監獄 遷往鹿草鄉,原址改為嘉義分監。

日治時期三大監獄為台北、台中、台南,可惜台灣只剩作為支所的嘉義監獄能完整看出殖民監獄的空間結構。台中西區只剩下監獄的演武場,以及旁邊的宿舍群,而宜蘭監獄也僅存門樓。


台北監獄原址則經歷過華光社區及後來的抗爭,現僅存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作為文化資產保護,算是留下一將一政權作為保護城內的臺北府城牆,轉作監獄圍牆的殖民線索。


因此,基於嘉義監獄與台灣日治時期、戰後的獄政歷史關係密切,早在民國九零年代指定為文化資產,更凸顯他在台灣監獄襲產中所扮演的角色


雖然只是支廳,但嘉義舊監獄的規模還是頗大,二十八座建築體不迷路也難。可能怕參訪者被困在裡面,所以是採定時導覽制度(走過不少國外監獄也都是需等待導覽)。可能是特定日子到來,監獄沒什麼肅殺之氣,反而多了自由、奔放的氛圍。與當代的監獄想像確實有所差距,阿里山檜木所做的監獄大門,以及鋼筋混凝土牆體,立面對稱,簡潔有力。



連續看完兩棟文化資產級別的建築,大概也要花半天的時間。那剩下的半天,就讓賊賊帶你走走舊監周圍的 #舊屋力 案例吧!雖然整個嘉義市木屋繁多,但不同街道的木屋,都有他各自的味道,就像賊賊在前幾篇文章提過的二通(中正路)和光彩街在紋理上的差異。另外一條賊賊滿喜歡走,但還沒有真正走完的街道,就是舊監獄往南走一點的 #長榮街


長榮街的木屋也挺多,而且量體不小,很適合租或買起來做些大型生意。看這兩張都是在長榮街上拍的老屋,幾乎都有三開間的屋長。那次也發現有幾間老屋,正準備裝修做生意,好像有一間知名甜點店也在長榮街。光以舊屋力的案例來說,長榮街就有三間,可想而知這條稍微僻靜的長街,對老屋愛好者的吸引力。




還記得我們這篇的主題是木都與藝術嗎?如果我們直接讓藝術在老屋,或者老屋周圍發生又會是怎樣呢?在196號這棟有八十年老屋的圍牆上,可以看到具有童趣的牆壁彩繪,生動的圖案與圍牆內的植物連成一氣,與這個街區的寂靜有了反差,這裡是 #安地亞莫藝術工作室 。很可惜因為疫情的關係,藝術老師考慮再三,還是婉拒賊賊的訪問,我也只能在外面看看


前幾天在與 #洪雅書房 的線上座談時,有討論到嘉義作為一個文化城市居然沒有畫廊這件事,但嘉義其實有不少的畫室。安地亞莫藝術工作室於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成立,致力於推動嘉義市學生的美術教育,以及對民眾的美學推廣和美感提升。最近工作室好像在新港有一場 #想像之上 的展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


就如想像之上這場展覽,目標便是透過工作室學生的創作,讓民眾在觀展過程中透過參與啟發想像,進程將美學帶入生活。工作是美術老師劉美玲過去都在台北求學、工作,但回到嘉義才給了她歸屬感。毅然決然在長榮街承租一棟老屋經營藝術工作室,回到家鄉進行自我實現的路雖然艱辛,但她也走了十二年,並為嘉義舊屋力增添另一種類別。 轉個彎在 #興中街 有一座超過八十年的自來水公司舊宿舍,也參與了舊屋力,被承租者薛先生整修為 #嘉木居 。嘉木居的名字並不只有嘉義、木都這麼簡單,還蘊含著陸羽《茶經》內的說法。因此,這棟老宿舍不只是地方創作者的藝文空間,也是一棟茶屋,致力於台灣茶文化的推廣。

而在經過嘉木居的修復後,薛先生也持續投入木文化的傳承與歷史建築的修復。


檜意森活村是所在的北門區域,過去可是木工廠和木材交易最活絡的地方,而作為阿里山鐵路一站的北門站更是重要的樞紐。或許遊人會走在北門車站與森活村之間的老街,但你有注意到站前有一間老旅社 #玉山旅社 嗎?

玉山旅社是由曾任北門驛副站長得陳聰明先生於五零年代與朋友合夥,在北門站前興建六棟街屋。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陳聰明退休後,將住家改為旅社經營,經營權曾經過幾次轉手,最後由擔任過旅社女侍的侯陳彩鳳買下。前幾篇都有提到公路開通對嘉義鐵路的影響甚大,北門車站也是。在過路客不需要在北門車站過夜住宿後,旅社又轉型成為 #貓仔間 ,也就是從事特種行業的地方,最後也還是不敵時代這大環境因素而歇業,老屋就此無人聞問。


雖然是雲林人,但致力於嘉義地方發展,同時也是洪雅書房的創辦人余國信大哥,於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與屋主簽下租約,也承擔起修繕的工作。延續老屋過去為旅社的場域精神,國信哥認為保留玉山旅社,就是替嘉義市曾為木都這件事做為見證。因此,他重新復修老屋,三樓作為背包客旅宿,一、二樓則是可供人參觀老屋,並在老屋內享用飲品的悠閒空間。


玉山旅社在十多年前是採協力修屋的方式,有不少對老屋修復有興趣的建築師及匠師的幫助。不過玉山旅社的案例也凸顯了老屋需要持續保存及管理的議題,因為屋頂和牆壁漏水,且地板也因漏水而有腐蝕,國信哥便申請了舊屋力的小型修繕補助。從過去的自主修屋到現在與公部門合作修繕,讓人看到嘉義市政府就老屋政策的進步,成為民間與政府對話的平台。



在玉山旅社喝點飲品稍作歇息後,可以趁著日暮,天色還未黑時,漫步在中庄里,尋找屬於小社區的故事點。可以將車子停在萬台宮以這裡作為起點開始,原名 #萬善軍廟 ,供奉著乙未戰爭的抗日烈士及當時戰死的日軍遺骸,並曾擲筊請示,以曾被推選為十八堡義民軍抗日總統領的林崑岡為主神。注意看萬台宮的磨石子供桌,是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由美人座料理亭所捐贈,做工十分細緻。


在萬台宮旁邊可以看到成排的二層樓紅磚建築,似乎都沒人居住,但頭次在嘉義看到類似北部的眷村建築,還是令人訝異。這些紅磚建築為 #嘉惠二村 ,是過去的稅捐宿舍,目前為國有財產局所有。過去在高架化的議題,曾經討論過是否要保留這些紅磚宿舍,做為社區活化的場域,很期待未來的發展。附近也還有海埔新村、秀園新村等,似乎需要賊賊繼續偷故事啊!


最後,或許可以在台斗街的城隍廟戲台劃下句點。這可是嘉義是重要的歷史建築,由嘉義富商林寬敏先生於大正十一年(1922年)捐建。然而,城隍廟因道路拓寬,原要拆除戲台,由林文章先生保留戲台的木結構,運回台斗街重新組構為住宅居住。目前,城隍廟戲台仍在進行修復,未來開放後將作為文化資產教育的產地,也讓嘉義市有另一個古蹟藝文空間。


206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