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巴塱的小知識
一直想來 #太巴塱 很久了,畢竟這是阿美族的大部落之一。光是部落內擁有的文化資產就佔了光復鄉一半,可知道這裏的歷史悠久。
這次從豐濱,搭上1125的公車,走光豐公路到太巴塱,終點站則是光復火車站。沿線風景還算不錯,從山上看下去光復市區,果真有遠距離戀愛的美感啊!(改天再寫一篇小文章,介紹公路的小景色)
光復鄉與縱谷其他鄉鎮一樣,這是海岸山脈西側的廣大平原,靠著馬太鞍溪和花蓮溪沖積著,並隔著嘉農溪與馬太鞍部落相望。
根據太巴塱阿美族的傳說,他們的祖先,原本是住在南方 ara-panay-panay-yan的天神。傳到第四代時,家族中有一位妹妹 Tiyamacan 被海神看上,一家人必須躲避他的糾纏,不幸最後仍然被海神發現,他還發怒降了一場洪水強娶。
一家人因為思念彼此,而幻化成不同動物:母親Madapidap思女心切,化成海鳥留在海邊;父親Keseng攀登絕壁變成蛇木守著海邊;大哥Dadakiwro避居深山,後來成為泰雅族的祖先;二哥Tadiafo跑到西邊,成了臺灣西部原住民的祖先;
三哥Apotok跑到南方成為布農族的祖先;四哥Lalakan和五姊Do`ci冒著大雨,乘著木臼,隨洪水漂流到Fakong貓公〈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cirangasan(基拉亞散)山下,後來結為夫婦。兄妹婚後連續生下了大蛇、烏龜、蜥蜴、山蛙,夫妻倆非常悲傷。
這個神話故事便帶到了靠近貓公部落,被視為阿美族人發源地的神山 #奇拉雅山 。歷經洪水漂流後,族人們下山並向北移動建立聚落,稱為saksakay(今視該地為祖先早期之發祥地)。之後族人曾再次遷居並建立聚落,但遭遇水災,因而向地勢較高的地方移居,再建一社,就是現今的太巴塱部落。
那這裡為什麼被叫做 太巴塱 呢?這是因為先民來到此地時,發現這裡是大量灰甲澤蟹(產於海岸山脈)的棲地,而以阿美族語 Tafalong稱呼之。不過太巴塱部落不是只有阿美族,還有其他族群,像客家人、外省人等。早期來此拓墾的漢人,見土壤肥沃、稻米收成豐厚,遂將太巴塱稱為「富田」。
整個太巴塱部落有三個村,只有短短三小時的我,只走完了南富村,還有太巴塱文物館。如果跟賊賊一樣用公車和步行的方式,那可能要多安排時間了。
一下公車,就會看到太巴塱部落內,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以神話、狩獵、捕魚、祭典、舞蹈等部落生活為圖騰,來雕刻的木作豎立在路上,是相當特別的風景。
太巴塱的紅糯米文化
走在富南的小路上,堅持每一條巷子都要走一遍的我,看到了幾間大型的建築物。首先,是這棟廢棄的建築物,也不知道是不是廢棄,可能從來沒有用過,但讓人好奇她的故事。
在往前走一點,會看到一間類似祖屋的建築,上面寫著 #紅糯米文化館 。雖然賊賊到這裡時,文化館沒有開門,但查了一下資料。還是得告訴大家什麼是紅糯米,畢竟它對太巴塱相當重要。
紅糯米,又稱紅粟米,屬香米的一種。除具備一般糯米特性,也可當作米飯食用。煮熟後散發淡淡清香,色澤粉紅,富含維生素A、E、鐵質及蛋白質,營養豐富。
這可是阿美族特殊的主食。營養價值相當高,女生坐月子的時候吃,能夠補充缺乏的營養。除了女生生完小孩後,補充營養的作用外,阿美族也會以紅糯米蒸煮料理,招待重要的客人都會以紅糯米蒸煮料理成糯米飯或 Toron(麻薯)。
而太巴塱地區為什麼會以紅糯米聞名呢?在阿美族的傳統故事裡,紅糯米是上天賜給阿美祖先 Doci 和 Lalakan 的天糧,特別是在花蓮縣光復地區。
而在有這文化發展之前,當然有它環境的因素。太巴塱的土壤為海岸山脈沖積壤土,屬泥質黑土。特色是黏度重,且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相當適合紅糯米生長所需元素。
當代,除了生產之外,部落也將紅糯米當成文化推銷,設立了 #紅糯米文化館 。採用傳統建材,結合箭竹、黃藤、木、芒草等。以搭建祖屋為概念,用箭竹搭建牆面,檳榔樹則作為樑柱,並由太巴塱的工班施工,相當在地。
除了文化館可以進行展示,推廣紅糯米相關的農特產品外,也提供風味餐給遊客,實際用吃的,理解紅糯米的口感與好處。此外,也推出部落文化體驗行程、DIY等活動,以不同方法讓民眾了解紅糯米
太巴塱的磚窯歷史
在太巴塱紅糯米文化館時,斜前方的視線矗立著一根大煙囪,讓我感到好奇。在這麼樣的一個縱谷部落,居然會有過去的大型產業,讓我開始猜測是糖廠、菸廠,或是磚窯場?
走近一點偷窺,停工前燒製完的磚塊,依然放在那邊,指出了這裡是磚窯場。場區相當大,整座隧道窯保存的相當完整。旁邊混凝土蓋成的建築體,不曉得是什麼,我還以為是美術館建築咧!
稍微查了磚窯廠的歷史,這座磚窯廠過去為 #煌昌磚廠 。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由客家裔的謝福清先生,以他在羅東擔任燒火師傅十八年的技術,與友人共同籌資買下煌昌磚廠,並舉家遷往花蓮光復太巴塱。
那時花蓮的磚瓦窯業前景看好,整個花蓮地區有八家,光是富田的磚窯廠就有五家。不僅成為太巴塱的新移民,也奠定了太巴塱的產業基礎。
為什麼太巴塱這邊會有磚窯場的設置呢?這裡的磚窯廠,只產磚,不產瓦。因為海岸山脈的泥土綿密且較有彈性,比中央山脈的泥土更適合做磚。
第二代謝得安先生接棒後,先將八卦窯改為產量較大的 #隧道窯 ,更在民國87年買下廠區較大的日豐窯業,整編擴廠以全新自動化設備投入大筆資金,增加隧道窯的長度,擴展商業競爭力。
因此,磚窯廠在成為花東地區唯一仍生產紅磚的窯廠後,挺過了建築原料大量改用時期,仍能供應後山地區消費者需求。第二代的原本第三代的謝小姐有意將磚窯場,轉型為觀光工廠。不過賊賊聽地方民眾說,可能會賣給財團,有些可惜。
富田的基督信仰
要如何看一個部落是不是大部落,另一個方法就是看它的教堂有幾間。太巴塱有不少基督信仰的教堂,進到太巴塱部落的外地人必訪的三座美麗教堂,分屬天主教、基督教長老教會,以及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其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最多。
在這一年,太巴塱的一位族人余連生得了怪病,請教部落傳統的巫醫,也沒有好轉。因為當時花蓮的醫療水準不高,家人就將他送往台北馬偕醫院治療。在住院的期間,他時常聽到讚美的歌聲,而這歌聲給了他勇氣能夠對抗病魔
原本只是去治療,沒想到讓他學習到上帝的恩典,進而決定要回部落傳教。不過當時部落還是以傳統的祖先祭拜和祖靈為主,再加上日本政府對基督教有所限制,傳教甚難。不過在少少人接受福音的情況下,太巴塱第一座禮拜堂,還是以茅草的形式起建。
戰後,隨著傳教士持續傳播福音,再加上一些敦親睦鄰的生活物資和教育,部落人開始走向基督信仰,也慢慢把祖靈淡忘了。茅草教堂容易受颱風所破壞,現在的長老教會教堂為第二代,於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落成。
在基督長老教會附近,還有一間顏色搭配比較奇怪的基督教復臨安息日教會。在網路上沒有查到什麼關於它的資料,但聽說安息日教會相較於其他基督教會,對族人參與豐年祭的規定更為嚴格,幾乎是完全不能參與。
老雜貨店
在富田的三叉路口,我看到一間老雜貨店。為了拍一下老櫃子,就問了一下阿姨,這間店多久了?原來阿姨也只是媳婦,這間店是她公公開的,雜貨店的年紀應該比我歲數還要大吧!
阿姨說,以前富田有超過五間雜貨店,像她隔壁就是一間歇業的雜貨店,上面還寫著「販賣菸酒公賣日用什貨蔬菜類 」。查了一下,那家應該叫 #興發商號 ,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成立,大概是在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結束營業。
雖然有統一便利商店,但富田現存的雜貨店還是很多,有些還兼賣蔬菜水果,這樣就不用跑到光復市區的市場了。位在那個老招牌旁邊,阿姨所經營的雜貨店,查了一下商號,應該是叫 #鈺絜商店 ,不知道對不對!
富田謝記麵店
富田這間 #謝記麵店,應該是在地人和觀光客都會吃的麵店。牆上有幾張老相片被裱框,可以看見這家老麵店,從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一開始的小攤販,到後來的店面,憑著謝姓夫妻倆認真打拼而來。
「田野傳香四十載,富含古早味飄香。」賊賊覺得他們的 #麻醬麵 蠻好吃的。
協天宮
沿著富田二街往前走,富田協天宮位於台11甲及
光豐公路的交會處,位居部落最中心的位置。想想看若是部落一級地段,日治時期這裡會是什麼呢?
走進小巧的協天宮,這裡主祀 #關聖帝君 ,與玉米的協天宮一樣,都是從八通關古道過來的。不過馬太鞍部落曾經發生過「竹籠佛祖」的故事。
可能因為兩部落原本關係就有些緊張,但因馬太鞍村民不肯,太巴塱社官署為平息紛爭,便雕刻了關聖帝君與文昌帝君給太巴塱社,才平息糾紛。雖然神像最後還是毀在皇民化運動中
在參拜時,意外發現寺廟正廳右手邊,供奉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能久清王富田祠」,證明了此地,曾經作為日治時期神社的歷史。太巴塱祠於昭和12年(1937年)11月鎮座,社格為社,祭神為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同年,太巴塱改稱為富田,故神社也因此更名為「富田祠」。
戰後,神社被地方居民暫奉帝君爺神像,後由富田協天宮委員李義安先生獨立出資購買神社右側土地,並於民國58年(1969年)動工經歷三年時間,終於在民國61年(1972年)竣工,並舉行入火安座儀式。
協天宮的阿伯人還蠻好的,不只跟我介紹神社的故事,還跟我講了馬太鞍神像的故事。此外,我有點忘記確切故事,但會再安奉一個小神祠,其實是當時供奉的神祇不想回日本,才就地祭拜。
太巴塱文化館
終於到了這次來太巴塱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參觀新落成的 #太巴塱文化館 。南花蓮的文化場館(或硬體設施),相較北花蓮少了許多。就連地方文化館都很少,花北花蓮市有不少場館、吉安和壽豐各自有一兩間。
而光復有縱谷阿美族重要的太巴塱和馬太鞍兩大社,怎麼可以有不介紹這兩大部落的文化館呢?過去的太巴塱文化館,看網路上,雖然展示了阿美族傳統的竹製器皿、編織物、木雕等,但不定時開門,對外來遊人不太友善。
如果想要進一步認識阿美族的傳統文化,可以前往部落裡的太巴塱文化館、阿美族文物展示室與太巴塱文化園區,在這幾處地方可以看到各種傳統的農具、陶器、刀槍、酒皿、傳統服裝等阿美族文物,還有用箭竹細桿、茅草及黃藤皮,作成的縮小比例傳統茅草屋,以及先人遺留下來的古井和石板遺跡,感受歷史文化的衝擊。
而新的太巴塱文物館,在太巴塱祭場旁邊,是一棟新的建築。賊賊詢問了兩個部落ina ,她們都不知道太巴塱有上了新聞的文物館,還真的地方人難知地方事啊!
去年落成的太巴塱文物館,以保存阿美族最大部落之一「太巴塱部落」的文化、永續傳承為目標。由 #沿岸製作 策劃首檔展覽,預計展示到明年(2025年),所以大家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規劃一趟太巴塱文化之旅。
雖然建築物看起來很大,但整個展覽就只有一間,因使用活動式陳架的關係,所以動線和文物擺放都設計得相當恰當。
這次展覽以 #部落神話 為主軸,透過口述歷史,邀請部落族人錄製部落的神話故事。搭配承載了該歷史價值的文物作為載體,規劃出一明一暗的觀展路徑。
雖然只有一小間,但依流動的高低差,可以分成三個段落:一為起源,以阿美族創始神話「Tiyamacan」為開端,邀請曾獲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的耆老 Osay Hongay 簡燕春,以她醇厚的聲音讓觀者能遙想過去。
再來則是以階梯地形引領訪客走過太巴塱祖先繁衍生存、遷徙定居之困境,抵達坡頂並聆聽部落祭司 Ka’ti Karo 林正治協同 10 多位耆老共同彙整的「Doci 與 Lalakan」故事。
最後,「 社會 」,藉由藝術裝置的象徵性轉譯,呈現太巴塱小學生們在黃梅玲老師帶領下錄製的「Mayaw與Onak」故事,讓訪客能仰望省思祭儀精神之源頭與階級傳承內涵。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