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賊1106無字.png

​地方賊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賊 市街 #台東縣大武鄉] 偷走隱藏在彩虹村魅力下屬於大武街上的老記憶

已更新:2020年12月18日



之前賊就來過大武兩次,一次是參加雅比斯辦在南田部落的工作假期,不過那回只是在大武火車站坐接駁的動作,卻也引發了我對大武市區的好奇心,很想知道山下靠海的聚落有些什麼;第二次則是和賊爸環島,那次更了解大武市街隔著大武溪分成上大武和下大武。下大武的發展應該比上大武早,兩者都與海岸及大武溪相當靠近,不過較晚出現的大武戲院與便利商店都開在離車站較近的上大武。


在下大武過了彩虹天橋,別急著開進大武老街,繼續走濱海路,會看到有點像歐式小木屋的二層樓建築。這裡原本是大武國小所在地,在八八風災之後,建立了加拿美(Jianamei)的永久屋,提供給鄰近遭受風災侵害的部落居民一個遮風避雨之處。八八風災可能大家比較關注高雄、屏東的原住民聚落居住的議題,但在大武鄉也有幾個被認為是部落危險不堪居住、需要集體遷村重建的地方。


大竹社區原本由加津林、富南、富山、愛國埔,及大竹本部落組成,其中大竹本、富山(排灣族名為加拿美)部落為風災後第一個接受被「劃定特定區域」而要遷村的地方。大竹本搬遷至愛國埔永久屋,而富山則搬遷的較遠搬到我們在大武市區所看到的這有點歐式風格,但卻畫上排灣族圖騰的永久屋建築。這些原住民語彙是當時原民會推動「建築文化語彙計畫」下,補助永久屋居民自行美化家屋外觀。


有些圖案滿具象好懂,像是在排灣族部落常見的百合花圖案,還有下面這位原住民大哥家牆壁直接畫了一對身著排灣族服飾的男女,這圖案應該直接能吸引不少遊客拍照。不過永久屋還是有他在政策上的問題,這點賊賊了解的並不多。不過聽身為永久屋三十一戶之一的導覽員所說,住戶並沒有土地及房屋所有權。如果他們捨棄永久屋搬回去舊部落或尋找其他地方定居,就會失去居住在永久屋的權利,賊總覺得這限制了受災戶們居住遷徙自由了。


遷移到山下的排灣族們,除了又重新適應新家與老家不同的建築形式外,就連部落也要重新定義,畢竟他們搬到的是以漢人為主的大武市區。不過大武社區透過活化一些社區中的閒置空間,試著在不同空間中開設課程,讓這些社區居民能從中學習。在這裡族群分隔的界線不會這麼明顯,像這間大武社區彩虹教室,學員們使用一針一線刺繡、編織和拼貼生產出各種樣式的社區商品。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推開這個將老屋漆上鮮豔黃色,外圍又裝置的很有鄉村風格的教室,欣賞或購買社區阿姨們的縫紉作品。裡面也有老照片和南迴攝影師的影像作品可以欣賞。湊巧在教室外頭,看見阿嬤在一針一線的縫些什麼?想說可能冬天要到了,正為自己縫圍巾之類的。阿嬤說,她在為自己縫一件包包,採集時可以用。沒想到還沒成型的包包是這個形狀,大概還要半個月,阿嬤的包包就可以完成了。

台九線不是以大武街為道,是走車流量較快的濱海路,早年繁華的大武街印象只存在於老居民和照片當中。從北往南的話,過大武溪到溪南時,就會注意到那彩色的天橋,並更驚豔於對面房屋外牆那呈現放射狀的彩虹外牆。這是由國際知名油漆品牌得利塗料在台灣展開的的「Let’s Color色彩改造計畫」,大武是入選的十一個社區之一,這項色彩計畫,徹底改變了旅人過往總呼嘯而過社區的命運。


雖然是叫彩虹村,但查了一下,當初色彩顧問其實是在村莊中的建材中選了九種顏色才開始進行改造。因此,稱為 #九彩村 可能比較名副其實。當然,民國一百零二年(2013年)完工的彩虹牆與永久屋一樣,都經歷過時間的洗禮,看起來不再鮮豔。大武社區雖以彩虹村自居,卻也積極透過閒置空間活化和一些科技導入的方式,讓這個濱海的傳統老社區更為豐富。還滿好奇彩虹村牆壁旁這塊小石頭是做什麼用的?

講完近代大武社區發生的事情,那讓賊賊稍微講一下大武市區過去的故事。位處島嶼東南嵎的大武,眾人所知的特產就是 #焚風 。也不能說這是特產,但每個台灣人應該夏天都要來這體驗飆上四十度的感覺,總認為這可以開發成一種體驗!?若就原住民族裔的話,大武地區早期為排灣族的活動範圍。舊名 #巴塱衛 ,即排灣語拿棒子打。日治時期才改稱為大武,並於大正九年(1920年)設置區役場。


要用棒子打什麼呢? 排灣族從山區移居至大武溪口附近時,為了避免住到無法使用的沼澤和濕地,會用棒子敲打加以鑑定。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大武鄉的範圍包含著現在的達仁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才將山區部分獨立出來,另設達仁鄉。前面有說到大武市區是以漢人為主,在導覽解說時,導覽員頗以大武的多元族群自豪。這裡有二次移民而來的閩南人、客家人,以及排灣族、新住民等。


這次賊賊會第三次來大武,是參加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的邀約,走一條關於 #多元就業開發 的旅遊路線,包括了前一篇台東市的射馬干部落,以及這篇的大武社區,最後一個點是哪裡,就等下篇文章再見分曉。


因此,除了賊賊本身比較擅長的地方文史或城鄉議題外,這兩篇會著重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在這些社區分別做了什麼。在大武社區的計畫中,可以看到他們認真將大武溪北、溪南幾個老地點都盤點出來,並且導入當代科技。配合著已開發的APP #Ari出發南迴 ,不僅能看到大武市區有什麼樣的景點,有些還有 AR/VR的設計。


像賊賊所在這個老樓房是以前的 #恩光書局 ,對大武地區穴子非常重要,畢竟上課所需要用到的紙筆文具,都可以在學校後方老街上的書局買到。照片中的書局老招牌已經消失了,就連一樓平房都改建成二層樓,但透過老照片旅人也能走進大武人的回憶中,並與他拍張相。據說爬上神社階梯,到林務局旁邊的國家公園,還可以與雲豹合照!?APP內容介紹的很詳細,不過要更認識大武社區,不妨讓當地人導覽。可以臉書搜尋 #大武社區發展協會 ,再聯絡專案經理 張玲芬小姐。


既然有APP 又有導覽,賊賊就不要透露太多,鼓勵大家多多使用這些資源。稍微再提一下,在老街上會看到七間店面有具設計感的招牌。這其實是台東縣政府 #小招牌大景觀 的成果,挑選了街上幾間願意改善招牌的示範店家,期盼這些新招牌能和街道與建築立面更為協調。雖然這樣子做的確讓視覺更為簡單,但總覺得良發麵包店的招牌位子有點高,在視線上其實不容易發覺。


大武老街過去會這麼繁華,其實與橋北建有公路客運轉運站,60年代還有伐木工人與養殖漁業,才使得這不長的老街聚集了這麼老店。良發麵包店是南迴上少數且知名的麵包店,特別是他的 #封仔餅 ,過去是大武鄉內居民中秋節的好選擇,現在更成為旅客途經大武老街覓甜食的首選。封仔餅可是台東才有的特產,這與台東早期物資缺乏有關,現在這個內包綠豆餡的餅反而成為台東的名產。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集這七間小招牌大景觀的老店,除了良發麵包店外,還有秀英美髮、麗星照相館、梅花種苗、田中商號、金吉成香鋪,以及光發冰果店。然而,賊賊對老屋的興趣比新招牌大的對,但新舊如果搭配的好,更相得益彰。大武街上還保留著不少有趣的民居,上面那棟紅磚閒置房舍算是賊賊最好奇的,但沒問到她的故事;而右邊這棟平房相較街上大部分都是三、四層樓的透天顯得有趣,再加上女兒牆與木門,更顯老意。


大武社區雖然在清代時就有漢人移民,作為信仰中心的福安宮卻是在明治三十三年(1901年)才興建。根據資料,當時從台南學甲吳氏帶著南鯤鯓李府千歲的香火,從恆春沿著海岸到大武;而恆春阮氏也從車城帶著福德正神神像入墾大武。當時村莊內的漢人決定將兩尊神像合祀並協力建廟。由鄭家捐地,地方泥水師傅阮春池負責設計建造一棟石砌紅瓦廟宇,紅瓦是從屏東東港而來。


日治末期推動的皇民化運動,即使位處後山的福安宮也受到毀壞被夷為平地。村民為了搶救供奉的神像,便藏於家中。據說當時美軍轟炸致大武地區時,有顆砲彈擊中的民宅,正是那位帶神像回家的居民。巧合的是,一家人卻逃過一劫,也留下神祖保佑的村中奇譚。在導覽時,導覽姊姊拿出一張老照片,記錄著福安宮過去宗教慶典的畫面。可惜隨著產業衰退,人口大量外移,福安宮即使仍為老街的信仰中心,卻很少有這麼熱鬧的活動了。


導覽姊姊也拿出一本清冊,這是大武鄉的父母會名冊。「父母會」盛行於清代這種移墾社會,以籌辦喪事和互助為出發點的民間組織。會員尊親和過世時,會相互捐助喪葬費用以厚葬。大武在二戰後有大量漢人移民,像屏東漁民會於清明湧入大武海邊搭草屋捕撈魚苗;而客家人也前來從事與山林有關的產業,還有與移民相關的服務業,像是公路運輸等。




因此,在尚未專門辦理後事的葬儀社出現之前,這些獨自離鄉背井來東部工作的移民便組成父母會互相幫助。父母會從民國四十年(1951年)開始,直到民國一百零四年(2015年)最後一位成員過世,在福安宮祭祀後,宣告終結,覺得這段過去滿可貴的。福安宮往後走,可以看到旁邊有階梯,通往山上的台東林管處大武工作站。如果對尋找台灣神社有興趣的朋友,看到這座階梯一定會很敏感,好奇這與神社是否有關。


這確實是通往昭和六年(1931年)鎮座的大武社的表參道,開拓三神為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現在只剩下階梯,階梯旁原有的鳥居與石燈籠都已拆除。這座神社可與最高的神社,位於屏東北大武社不一樣,別搞錯了。在福安宮旁邊看到這間立面以柱狀為裝飾的建築覺得挺驚艷的,問了一下里長,這過去應該是腳踏車店,未來會在進行活用。





46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