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傳來男子嘶吼的信號,穿著鮮豔圖紋衣的部落族人魚貫走進翠綠的小米田,開始一連串優雅的和聲,而在小米田旁的我,則吃著精心烹煮的小米料理,這感動不知是在嘴裡,或是耳朵所聽見,甚至是眼睛所見觸碰到的。我只知道,賊現在在海端鄉 崁頂部落,藉由飲食、音樂、體驗偷走這個布農部落的故事。
其實很意外自己會到海端鄉,很常走台東縱谷或海岸線的朋友,應該很常忘記台東還有這個鄉。不過海端鄉算是重要的交通要動,在南迴公路還能通行時,從池上或關上走台20前往高雄、台南,這條可是必經之路,但也是台灣最柔腸寸斷的山路,現在還是無法通行。不過海端鄉也有不少最近爆紅的景點,像是大家一直趨之若鶩的嘉明湖步道,甚至是這兩年狂掃IG版面的栗松溫泉。
不過這次賊賊是要去海端鄉一個傳奇部落「崁頂」,為什麼傳奇呢?等等再說給你聽。崁頂部落是個布農族部落,距離關山鎮市區其實不遠,大概只要十分鐘的車程。賊賊之前來找尋關山的神社遺跡時,差點就騎到了崁頂村,不過火車站前的腳踏車沒有變速,騎到日月亭就快累垮了,更何況是往上騎到部落。雖然崁頂部落的標高只有三百多公尺,但卻可以看到小巧的關山市區倚靠著廣闊的海岸山脈的樣貌。
因為背後有里壠山、崁頂山等一千五百公尺左右的高山,遊走在崁頂部落中,就像是在爬小山一樣,不斷上上下下,但風景頗迷人的。旅程一開始是在關山火車站集合,然後坐車到崁頂部落的廣場,在這裡和來自不同地方的參與者相見歡。主辦單位在這裡準備了幾個編織竹籃,請參與者掛在頭上背下山。賊賊因為沒有背,不知道重不重,但問了一下來參加的阿美族公主,她好像覺得挺輕鬆的。
在這裡也順道講了一下崁頂部落的故事,崁頂部落為什麼會叫崁頂呢?因為崁頂溪在此地與卑南溪交會,而部落位於崁頂溪的沖積扇上,因而稱為「崁頂」,其實就是相對於里壠市區,位於里壠山之上的意思。整個海端鄉早在18、19世紀時,便有住在南投東埔的布農族人,越過中央山買到拉庫拉溪(花蓮縣卓溪鄉)尋找新獵場,有些族人再往南越過海端鄉的新武呂溪流域建立部落,布農族可說是經歷過最多遷徙的族群之一。
在清代文獻中,便有新武洛、里瓏山、丹那、大里渡等社名。而崁頂便是過去所稱的「里瓏山」,布農族名 Kanating,早期屬於布農族的獵場範圍。大正六年(1917年)左右,原本居住在大崙溪流域Mahalivan(麻佳里宛) 社的布農族人因為經常到此打獵,發現這裡土地肥沃,種植小米也相當成功,便遷居於此。後來也陸續有布農族人為了尋求耕地,而從其他地方遷徙至里瓏山。
不過,大正二年(1913年)日本政府就在這裡設置分遣所,並設有腦寮由漢人在此種植樟樹煉製樟腦。除了這些自己尋求耕地移居的布農族人外,還有一種是因日本政府的強制「集團移住」遷徙而來,簡單來講就是迫遷。昭和七年(1932年)發生了布農族襲擊日本警察的「大關山事件」,日本政府遂將疑似襲擊者的氏族成員遷移至里壠支廳所在地附近的里壠山,以便就近監視。
因為距離里壠支廳相當的近,又與漢人民族有較多接觸,再加上後期皇民化運動的影響,崁頂部落的族人不少生活習慣、傳統祭典或習俗都默默隱藏起來。國民黨政府來台後,胡文池牧師以關山為據點,向布農族部落宣教,崁頂部落也深受其影響,並在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興建了崁頂基督長老教會。不過前陣子長老教會改建,大家現在所看到的是新教堂,對喜歡襲產的賊來說,有一點點可惜。
頭掛著竹籃,一邊欣賞著燦陽照射下的閃耀梯田,大概走了十分鐘,還未從眼前的美景回過神來,就到了下一個體驗的點 天國爸、金蕉媽以及漂亮的 Ibu 姊姊所創立的「蓋亞那工作坊」為什麼這裡會稱為蓋亞那(Kaiana),蓋亞那在布農族語的意思為吊掛的飾品、物件及裝飾,天國爸認為這延續傳統與知足的意涵,而以此取名,看這場地都掛著小米,象徵豐收。
在蓋亞那工作坊的早上,我們要學會做樹皮加工後的扇子。南島民族經常使用樹皮布當作製作衣服的材料,樹皮通常是使用構樹皮而做。賊賊對植物不熟,但聽 Ibu 姊姊說,構樹是製作鈔票的材質之一,因為它樹皮的纖維十分強韌。也因為這點,也是做成樹皮的好材質,經過一連串的搥打與加工,就可以軟化成為一塊布料,接著就可以加工製作成想要的衣服、提袋等。
但不要小看敲打樹皮這件事情,要將樹皮敲打出完美的形狀又不會破洞的狀態,是需要真功夫的。一早起床就開始在練臂力,因為敲打是要讓樹皮纖維延展至可使用的大小,力度太小可是不行的,要不斷地使勁用力敲打,盡量不要重複打在同一塊區域,不然樹皮很容易破掉。除了敲打之外,適時的泡水也是讓樹皮更有張力的方式。
Ibu姊姊講解完之後,大家就開始在看起來很貴的桌子上槌樹皮,一開始都以為那些是椅子,然後我們是在草蓆上槌樹皮,沒想到是倒過來的,真的很怕太用力會把桌子敲壞啊!大家認真在敲樹皮時,全場真的只剩摳摳摳的敲打聲,這時我們後面同樣也來參訪的他族原住民朋友們唱起歌來,紓解了我們一直敲打的煩躁。=賊賊雖然看似強壯,但太久沒健身了,可能力氣沒這麼大,一直都打不出好看的紋路。
幸虧有Ibu姊姊的幫忙,我才盡量生出了屬於自己那美麗的網狀紋路。上面是構樹樹幹皮敲打後的成果,還有被剝皮的樹幹本身。在用白膠年上塑膠板,一個自己手作的紋路扇子就完成了,看起來非常有機。伊布本身就是研究傳統纖維植物的專家,除了構樹之外,包括苧麻、竹籐編、植物染的取材應用,她都經過詳細的田野調查,並經過重新的詮釋,像等等看到的金黃餐桌,就是從中汲取而來。
等扇子曬乾的時間,就是要來補充剛剛敲打樹皮所耗失的體力,而這也是這次活動最重要的部分「小米鞦韆餐桌」。不只是能品嚐布農族精緻的廚藝、傳承的小米飲食文化,還有他們傑出、精心設計的擺盤和空間設計。據說在我們抵達前的兩個禮拜,這裡還是一片樹叢,沒人使用的土地。才短短兩個禮拜,就打造成現在看起來很有時尚感的餐桌空間,覺得很不可思議。
入口處除了設置有由樹木支撐,樹幹及數板製作的盪鞦韆外(據說這個盪鞦韆有經過部落族人重量的測試,即使體重不輕也不怕它會斷掉,這就讓賊想到在南田部落時那天然的盪鞦韆,天然手工做的鞦韆,果真是部落的童年好夥伴),旁邊的迎賓花籃也很美,不知道那個紅花是什麼,不過下面毛茸茸的葉子倒是剛剛在蓋亞那工作坊的屋頂作為裝飾。覺得喜歡打卡的網美和阿姨們,一定都會喜歡在這個鞦韆或椅子上多拍幾張照。
餐席也是純木打造,包括桌子、和樹幹做的椅子。上面以布農族流傳下來的象形文字所繪,再配上這次餐桌旅行會出的菜餚的菜單,極富設計感。是會讓人想帶回家好好供奉的菜單。在這邊要補充,布農族的傳統宗教是泛靈信仰,它是一種複雜的農業儀式和生命禮儀,小米曆便是記載儀式的文字曆畫,這個文字畫曆對崁頂部落發展一系列活動和傳承都非常的重要,不同的符號代表這不同小米的歲時祭儀。
在等待上菜的同時,我們幾個人就跑去玩小米田旁的盪鞦韆了。部落非常的貼心,除了迎賓門口的兩個盪鞦韆之外,在小米田旁也設置一個較大的鞦韆,這很符合網美愛拍照的特性,也真的更讓人會想來崁頂部落參加旅行,畢竟小米田旁的盪鞦韆魅力真的無可擋啊!不過這個盪鞦韆的抗種能力似乎沒有前兩個好,只是拍照用的,所以大家來的時候不要盪太用力,據說崁頂部落這裡總共有四個盪鞦韆。
當然,來到這種部落體驗之旅,雖然主軸在美美又吃飽飽的小米鞦韆餐桌,但在每道餐點的空閑時間,還是被安排一些富有布農族特色的活動。像是等等要煮小米,就要起三石灶,也就是布農族版的架灶。架灶並不是隨便挑幾塊石頭來架就可以了,要選擇比較扁平又高的時候,讓空氣產生對流才能幫助火勢的燃燒,而三顆石頭形成三個點而為一面,就可以讓灶架得更穩固些。
要將三顆石頭立起來也是頗費工夫,深掘土壤就需要一定勞力,而後怎麼生火也是一番知識,但這就得請部落的長老幫助我們這些從台北下來的朋友們了,不然我們可能到天黑都還生不了火。傳統上,布農族會用輪耕的方式來耕種小米,並且經常找新的耕地來種植。過去家中男性出去打獵時,會順便物色新的耕地,找到便會起三石灶來象徵土地所有權。現在已經很少有這樣的做法,不過就讓我們這些外地人
透過起三石,來感受布農族的傳統文化。
這可能是今天最營養又最豪華的菜色了,除了有戰斧豬排外(可惜賊賊不吃肉),還有芋頭、地瓜等根莖類,都是從崁頂部落的田裡種植出來的。看這布農族年輕勇士穿著傳統服飾上菜,更別有一番氣勢,好像吃了這道料理,就能晉身布農勇者之林。配上這麼豐盛菜餚的還有一道為「布農泡菜山肉湯」,在這道菜會用到許多金蕉媽所種植的野菜,包括蕗蕎、紅藜葉、地瓜葉、細葉碎米薺等。
客人們都會拿到一張小卡,這張小卡當然不只紀念性質啦!還要親自去菜園裡面尋找你卡片上所繪製的可愛植物,不過卡片畫得太卡通,害賊一直都找不到哪一株是蕗蕎,蕗蕎那張卡片畫的滿像水草的。後來找到他,覺得它與蔥長得滿像的,倒是第一次聽到這種植物,還滿有趣的。大家蒐集到的植物就成為餐桌上的食材,放進大鍋湯裡面一起煮,成為山肉湯,讓大家直接從菜園到餐桌,滿有趣的。
既然是在小米田旁邊,最後一個部分則是要學會讓小米脫粒與脫殼。如果用傳統的方法,就是用篩盤(應該是這樣說吧!)去不斷篩小米讓它脫殼,不過也聽到其他部落的朋友和伊布討論到,現在關山這裡好像還有脫小米的工廠,當然用篩盤還是比較符合體驗活動的價值。另外一個活動則是搗小米麻糬,要讓小米粒完全不見成為麻糬,不管是哪一個活動,都很需要臂力,剛剛吃的熱量,可能都消耗掉了吧!
除了一連串體驗活動的手活,以及部落食物的口福之外,這次小米鞦韆餐桌還有「耳朵」上的享受。布農族最有名的非物質文化襲產是「八部合音」,而八部合音最早的發現地就是在崁頂部落,很多網路資料寫發源地總覺得怪怪的,應該寫「發現地」會比較好。昭和十八年(1943年)日本音樂學家黑澤隆朝,在進行部落傳統音樂調查時,首次聽到「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感到極為震撼,也發表了音階產生論。
小學課本都會要你連連看哪一個族群有什麼特色,布農族總是會連到八部合音,沒想到這次有機會親身領教。第一次聽到的震撼就像黑澤隆朝聽完的感覺「那歌聲之優美,無以言喻」,尤其部落族人是站在小米田中唱起這首歌,那合聲應該比聲林之王更強吧!布農族對小米的收穫極為重視,進而發展出繁複的傳統祭儀,而有八部合音的小米豐收歌,其實也是祭祀儀式的歌曲之一。
Pasibutbut是模仿大自然聲音的合唱,除了這首祈禱小米豐收的歌曲之外,在這場小米田中的音樂饗宴,還會獻唱報信鴿,這是布農族男性出外打獵回程唱的歌;以及祭槍歌,這則是在打獵出發前,為了祈禱成果豐碩而在舉行的祭槍儀式。除了聆聽族人那動人的歌聲外,看他們為自己文化展演的表情,也令人動人。緊接著八部合音歌曲,上場的是賊最愛的兩道甜點,一道是小米炸起司球,另一道則是紅藜奶酪。
有聽到伊布說,他們去義大利參訪時驚艷於當地的菜色,覺得部落應該也可以做到,而有後面兩個比較現代中卻有部落滋味的佳餚,賊覺得這巧思真的太棒了,會讓人脫離我們所想像的部落傳統食物,但又不會離部落太遠。吃完餐點就要回關山火車站搭車了,但我永遠會銘記在心,這個有著鞦韆,還有動人心弦的八部合音的午餐派對。
參考文獻:
崁頂教會
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