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賊1106無字.png

​地方賊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暗黑襲產 #卡洛斯塔監獄 Karosta Prison] 偷走波羅的海岸上,那被廢棄的軍事城市,以及能被「規訓」的監獄博物館 #利耶帕耶 Liepāja / 拉脫維亞 Latvia



卡洛斯塔(Karosta)是位於利耶帕耶(Liepāja)北方的波羅的海小社區,賊賊去的時候,這裡看起來頗為荒涼,就只有幾棟很像北歐電影會發生鄰里或家庭關係衝突點的俄共時期公寓住宅(Khrushchyovka)散落其中,就連社區的孩童設施都簡陋。雖然利耶帕耶這座大城就已經顯無人煙了,但Karosta的僻靜卻有一種詭譎感。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形容,說它不像是一座城鎮,也不像一座村莊。


卡洛斯塔會成為這樣一座城鎮是有理由的,它算是利耶帕耶的衛星城鎮,從利耶帕耶坐車過來也要十五分鐘。卡洛斯塔這個區域是在十九世紀末,俄羅斯沙皇時期所開闢,因為沿海的重要戰略位置,所以被打造成一座軍事城鎮。冷戰時期,這裡更成為俄共西部疆域最重要的軍事基地,最高曾有四萬人的軍隊以及一個海軍基地進駐於此。卡洛斯塔最有名,或說惡名昭彰的就是它的監獄,不過這個城鎮也不遑多讓。


在俄共入侵拉脫維亞時,對這座軍事城市展開蘇維埃式的現代化改造,所以才會看到許多俄共式公寓。除此之外,這裡也成為一座封閉的城市,進出卡洛斯塔都必須獲得許可證,這裡多達兩萬人的住戶都是在「以城市作為監獄」下生活與勞動。然而,在拉脫維亞獨立後,俄共的軍隊撤出卡洛斯塔,這座城市的人口數直線下跌。軍隊的直接撤離,讓這裡的常住人口居民只剩下五千人。


也因為拉脫維亞在脫離共產主義,邁向資本經濟後,這地區也有高失業率、街頭犯罪和毒品的問題。不過滿是廢棄的俄共時期住宅以及軍事平房,其所形成的廢墟城市,吸引了不少藝術家或嬉皮看上這裡,選擇進駐這個曾經的軍事城市。像K @ 2藝術家中心成立於2000年,這個組織便利用Karosta的廢墟氛圍、自然以及建築進行創作。這就形成弔詭的氛圍,不少藝術家湧入該地區尋找靈感創作,但當地居民卻盼望離開這座死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卡洛斯塔政府於2014年參與了國際建築競賽組織 Bee Breeders所舉辦的鬼城競賽,希望透過建築與都市計畫,復興卡洛斯塔這個區域,網路上可以看到一些有創意的提案,但賊賊不知道有沒有落實啦!除了這些如北歐寫實電影的景象外,這裡散佈在森林裡的森林地景,以及要開不開的路燈,讓只是走在路上的賊都寒毛直豎,心裡一直納悶藝術家到底都躲在哪裡啊!?


不過也有可能是那天天氣比較不好,剛到卡洛斯塔時還下了一點小雨,所以沒有人想要外出。除了監獄和一些廢墟之外,卡洛斯塔最亮眼的地標,與俄共時期建築風格截然不同的便是這座建於20世紀初期的聖尼古拉斯海軍大教堂(St. Nicholas Orthodox Naval Cathedral)。這座東正教教堂,在卡洛斯塔鎮上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見到,其實一開始只是為了監獄而來,沒有想到有這間教堂,只是遍尋不著人煙,就往教堂走去了。


這座有著沙皇時期風格的教堂,圓頂中有四個較小的圓頂代表四個福音派,而它的奠基石是時任沙皇的的尼古拉斯二世親自出席的,要獻給這些駐守在海戰邊的海軍戰士們。一戰爆發後,不少大教堂的物品已被運送到俄羅斯以防安全,畢竟真的有不少物品被德國人偷走。拉脫維亞第一次獨立後,教堂改建為路德教堂,並為拉脫維雅海軍人員服務。直到1944年俄共重新佔領拉脫維亞為止,因為卡洛斯塔作為一個嚴格控管進出的軍事城市,大教堂變成為俄共軍隊的娛樂空間,裡面被改造成體育館、電影院和娛樂休息室。賊覺得這個改造歷史還滿特別的,也是滿難聽到的教堂活用情況!?拉脫維亞第二次獨立後,該教堂在俄羅斯東正教的授權下還給拉脫維亞東正教。




來到卡洛斯塔,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這頗負盛名的監獄博物館,畢竟能夠「真實」體驗監獄生活的地方不多,而且它強調的是俄共時期的軍事體驗。卡洛斯塔監獄在2002年便轉型為博物館,並由非營利組織 Karosta Rescue Society 經營。因為早就發展出不同的體驗行程,可以看到監獄外的鐵門上,也畫上了不少觀光的符號,像是詢問站、鐵馬站、廁所、博物館、餐飲,以及大家都想嘗試的「住宿」。


看卡洛斯塔監獄博物館的建築外觀,可能不會想到它曾經是棟監獄,兩層樓的紅磚建築,看起來沒有監獄的形式,畢竟它最一開始也不是作為監獄來使用。紅磚建築群起初建於1900年,那時是作為醫務室所使用;俄國1905年革命後,才轉作為監獄,一開始是囚禁革命運動中背叛沙皇的水手,之後經過數個政權轉換,包含沙皇、拉脫維亞第一次獨立、納粹入侵、俄共的殖民佔領,以及拉脫維亞第二次獨立,這裡依然維持著監獄的功能。

卡洛斯塔監獄開放時間只有五月到九月,也是配合著東歐的天氣與時間吧!不像其他國家的監獄博物館可以自己隨處亂走,賊賊去卡洛斯塔監獄監獄時,門票是4.5歐。這價格不算貴,因為一定要跟著大概45分鐘的導覽,不能自己在監獄裡面亂跑。一方面這樣能夠管理參觀者的參觀品質,了解監獄的歷史也滿重要的,另一方面,監獄裡面還滿暗的,可以保障人身安全。

此外,卡洛斯塔監獄發展出來的特色應該都是想要體驗被「規訓」或是簡單「凌虐」的體驗吧!?也就是學著當一名囚犯。而這個做囚犯的體驗是從參加導覽的一開始就開始,導覽員也穿上俄共時期的軍服,喬裝軍官,並在導覽時發號司令,要求觀光客並排站好並報數,才開始展開接下來的導覽行程。


除了賊賊所選擇時間較短、較便宜的方案之外,多花四歐元就能體驗更強烈的規訓,除了要簽下切結書之外,導覽員這時就化身為獄卒,命令觀光客執行各種監獄內的懲罰行為,像是參加軍事訓練(例如用青蛙蹲的姿勢排列移動)、關入牢中、被審問,甚至被輕微懲罰。而這些形成還可以生日與結婚派對合作舉辦,真可說是將暗黑觀光執行到最商業化的境界。對監獄的恐懼與害怕,轉化為遊人的歡笑。


賊賊的導覽員是一名年輕的拉脫維亞姊姊,除了簡單的軍事體驗外,就是介紹卡洛斯卡這個區域以及監獄的歷史,納粹侵略、俄共殖民、二戰侵略的路線圖。進到監獄內部,導覽原則介紹了精心整理好的展示館,展示的內容也是以俄共時期的物件為主,包括服裝、儀表、通訊器材,以及列寧時期的官員圖像以及符號象徵。聚焦在俄共上,似乎讓人忘記了這個監獄其實經被不少政權所使用。



不過相較於其他監獄博物館,卡洛斯塔監獄範圍較小,也因為要跟隨導覽者,能夠參觀的房間也比較少,這也是比較無趣的地方,可能花更多錢,可以看到的房間更多吧!而在卡洛斯塔監獄的導覽論述中,也會特別強調一些鬼故事或是俄共時期殘忍的故事來增加遊人的恐懼感,像是門無故自己打開、監獄內的莫名寒意等,而這些恐懼感也會加深一些觀光客參加晚上住宿體驗的興趣。


賊賊這次只在監獄和市區裡面亂晃一下,不過曾為重要的海軍城市,海邊也有不少廢墟和要塞值得參觀,真期望卡洛斯塔能做一個社區文史地圖之類,不然看著附近根本渺無人煙的老式磚造房子,真的都滿想知道它們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卡洛斯塔監獄的團,畢竟他們開了不少的行程,有些會拉到海邊去,因為軍事管制的關係,據說卡洛斯塔有波羅的海最美的海邊,大家可以試試。





參考文章:

From war port to artistic hub: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tvia’s Karosta

Exploring the War Remnants of Karosta, Latvia - Travelsewhere


136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