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講了二崙「油車」的故事,這篇我們往北走,看看新北淡水的「油車口」。與二崙油車地名起源相同,花生油是過去重要的燃料,而油車是榨油的器具。為了避免煉油所產生的危險,油車通常都會位於市街的尾端,所以淡水的油車口也是在淡水老街後面一點的位置。關於淡水的油車口有二種說法,其一是道光年間,有泉州人在此設立榨油坊而得名;另一則是乾隆時期由郭姓所經營。
賊賊原本會到油車口這地方,其實是為了尋找淡水三間老戲院之一的淡江戲院的看板舊跡(上圖)。看之前的文章,幾年前看板還滿完整的,現在只剩下框框而已。油車口公車站牌對面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淡水地區最大王爺廟「蘇府王爺廟」。為何此地會信奉蘇府王爺呢?因為清代時有不少商船來往台灣與福建,有一供奉蘇府王爺的商船在淡水河口發生海難,當時生還者將王爺一同請下船,供與民眾一起參拜。
據說中法戰爭時,蘇府王爺曾經顯靈協助清廷對抗法國軍隊,而王爺廟內仍高掛光緒年間油車口守將章高元所獻之「威靈赫耀」牌匾。也因居民感念王爺的神力,便於道光年間集資建廟(初期形式非常簡單,而稱為水陸廟)。後來於咸豐三年(1853年)向清政府登記,並改名為蘇府王爺廟。而後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的大改建,也正式奠定了王爺廟的雛形,並改名為忠義宮蘇府王爺廟。
在王爺廟對面的巷子內,有一棟紅磚古厝為「駱家古宅」,這是當地漁民大姓駱家的祖厝。駱家也屬最早移民至台灣的姓氏,明鄭時期分成五群移居基隆、淡水、萬華、南崁,以及中部通宵白沙村一代。駱家登陸的年代其實早於清代大移民潮,那時也還沒有滬尾街市,而是以庄落為主要型態。而駱家古厝就位於淡水早期主要人口集中之大庄附近臨河位置,並組成當時油車口大庄所成的「大庄生活圈」。
清末開港後,洋人在此開闢道路,並興建燈塔,這邊漁民因熟識港道,而被聘為領港人,而稱為「領港人村」。清代駱家可是淡水地區的大戶,家業十分龐大,台灣高爾夫球場、天生國小都曾經是駱家的土地。但因日治時期與國民黨政府的土地政策,許多土地被徵收,如今只剩下古厝與其周遭還是由駱家人所持有。駱家古厝獨到之處就在於它處在清法戰爭的火線區,也是淡水少數還保留著的河口大宅。
當時古厝建材幾乎都是從福建泉州海運過來,主屋的部分大概也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大約是清法戰爭時所蓋。賊是順著海邊自行車道的指標騎進去,但是只找到這幾棟看似老舊的紅磚建築,並沒有看到前人照片那種壯觀的三合院建築。據說駱家在清朝任官時,官位有到三品,所以古厝屋頂兩端有燕尾的形制,但因年代久遠,燕尾部分隨改建而消失。屋頂也因年久失修,再加上颱風侵蝕,而改成鐵皮屋形式。
再往沙崙騎一點,會看到一座豎立而起的鋼架,這是「淡水港燈塔」,跟我們會認為的燈塔形式頗不相同。燈塔前身可以追溯至嘉慶元年(1796年),當時因天津條約的簽訂,淡水港開放為通傷口港後,外商輪船進出眾多,為改善導航設施,而由當地居民募款捐設。塔身用天然丸石打造,高約四公尺,使用油燈,稱為望高樓,是台灣最古老的燈塔。在淡水市區的福佑宮內,還可以找到望高樓碑誌。
光緒十四年(1888年),中國海關總稅務司另建了一座淡水港燈塔,這是一座白色分型西式燈塔,高15.8公尺,裝用六等煤油定光等,之後改用電燈,國民黨政府來台後,改用閃光燈。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燈塔遷建,並改為現在的方形鋼架新塔。要進到淡水港燈塔,可以走中正路一段,之後轉87巷到底,就會看到右邊這條小路,可以直接騎腳踏車到燈塔下方。看看這座用鋼架所做,與大部分燈塔結構不大類似的燈塔。
參考文章:
油車口
駱家古厝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