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賊賊最近也在做市場的研究和行動,參加了各地不少市場的活動。雖然東三水市場逛了不少次,但這次第一次從別人的眼中看東三水,了解攤販背後的故事,覺得還不錯。這場活動是同樣位於萬華,關注此地議題的背包客棧「西門大可居青年旅館」與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合作的「美好青市代」,透過導覽的方式帶領遊客認識萬華市場內的小故事。
先介紹大可居青年旅館,其實賊已經注意這間旅館很久了,畢竟自己出國也幾乎住背包客棧比較多。除了旅館住宿的部分,他們也有大可樂創意空間,可以在這裡辦講座、課程,是個積極參與在地事務的青年旅社。而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是針對貧窮議題的組織,希望透過陪伴與培力來處理社會結構的問題。特別是以重建貧窮者與地方的關係,形塑每位弱勢者的社會支持系統,讓他們能在都市裡生活。
兩個團體在三年前(2017年)開始與東三水市場自治會合作「大可居夢想共食計畫」,提倡藉由深度導覽與共煮共食,讓遊客能感受東三水市場與萬華在地的情感連結。有不少導覽員其實是長輩,而市場是他們熟悉的地方,導覽時便能看出攤商與顧客之間的熱絡,很不像在一座城市內。這次賊賊參與了「美好青市代」,除了導覽外,下午也有各式工作坊,讓大家了解萬華的市場文化。
第一間店是「永恆製麵」,老實說之前逛東三水市場,都只認真逛靠龍山寺那條。在新富町那就會右轉看展覽,或是左轉剝皮寮,很少走到後端。沒想到這裡有一間保留著傳統手工製麵過程的麵店,不只是牆面上精彩著呈現或解說製麵步驟的設計,更難得的是老師傅仍在後面堅持著用年紀與他相仿的製麵機,每天準時做出水餃皮、拉麵、油麵,以及陽春麵。
讓賊賊覺得比較有趣的一點,老闆娘說他們是客家人,就連娶媳婦那一天都沒有休息。雖然每個族群都會有認真的人,但萬華、中正地區倒真的滿多客家人,但很少在城市中聽人說到,市場是滿好觀察族群性的地方。雖老闆(娘)研發了不同口味的拉麵,像是藍得很舒服的蝶豆花拉麵店,還有紅龍果拉麵,是一個從內而外都願意去改造的老店,真的滿感動的。
接著這一攤看起來平凡的菜攤,雖然沒有經過設計,但跟其他經過洗禮的攤商相比,樸實了不少。這沒有誰好誰壞,各有風味的店家互相比鄰,顯示了傳統市場的新舊並存。這間菜攤是以海帶起家,可別錯過了前方的海帶,後來才逐漸批菜,等等會做的小黃瓜也是這間阿姨提供的。老闆娘也跟我們說如何辨別小黃瓜的好壞,還說有人是直接買了小黃瓜邊走邊吃的,真是瀟灑中又很健康的顧客啊
東三水市場有個攤位絕對吸引你眼球,設計十分大氣,棉布裝飾上還有海盜的品牌的「大豐魚丸」,不只店內裝潢讓人想靠近看看,排列的方式也讓人感到很澎湃。從靠海的兩座城市,高雄、基隆,最後移到萬華,有著六十幾年賣魚丸歷史的鄭家,已傳至第三代。販售的商品不只魚丸外,還有火鍋料、炸排骨等現炸食品。既能帶回家,又能現場吃,想必是市場內最熱門的店家。
賊覺得買炸的同時,若順道買剛剛的小黃瓜,應該可以消除點吃炸的罪惡感。第三代年輕老闆不只勇於將攤位改造,也請教老師傅指導如何做更好吃的魚丸。除了魚丸之外,老闆還請我們吃炸牛蒡,真的非常好吃。順道教我們關於魚丸、甜不辣、花枝丸如何辨別新鮮度的知識,想要知道,就報名行程吧!
記憶最深刻的還是那間雜貨店,東三水市場好像頭尾都有一間雜貨店,歷史也相當悠久。不過靠近康定路的那間雜貨店,因為老闆娘的興趣,變得溫暖,而且很有藝術感。雜貨店最主要是賣一些雜糧、佐料,還有乾貨。特別有些罐頭是超市或大賣場找不到的,而且賊連看都沒看過,這種罐頭在大型通路無法找到,也就只能來市場碰碰運氣,而林金子小店就是可以來尋寶的店家。
林金子創辦人的小名就是「金子」,現在由一對姊妹繼續經營。老闆們對食物的敏感度,展現在她們會盡力去推薦適合的罐頭給顧客,冰箱裡面也藏著他們的秘密法寶。除了架上那些你我沒看過的商品之外,店面牆上還擺放著老闆的畫作,小小的雜貨店同時也是藝術展覽場。其實市場的攤商們個個臥虎藏龍,如果自己沒有亮出來,可能就不知道這裡藏了一位畫家啊!
東三水市場對面,二和珍和彰化銀行的小巷,現在可以看到不少長者在那賣二手古玩,但以前它也是三水市場的一部分,這裡被稱為「西三水市場」。過去東三水市場以生鮮食材為主,西三水市場則較多小吃和布行。不過在板南線捷運(捷運龍山寺站)周邊開發興建公園後,西三水市場、萬華戲院及不少民宅都相繼消失,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來到這邊,不妨幻想對面也有市場的景象吧!
導覽完後,就到了切小黃瓜的時間。這次請到一位在地曾經做過總鋪師的大哥,來教我們怎麼醃製涼拌小黃瓜。原本覺得這種小菜,好像不需要大哥來教,畢竟殺雞焉用牛刀。不過賊就連拿刀都不穩了,還是得好好學學,而且大哥還教我們用滾刀的方式切。雖然只是簡單的料理,但要放多少糖、鹽、醋、蒜、蔥,有經驗跟我們這些剛學的果然不一樣。
下午則是賊最期待的「藥草枕」製作,真的很喜歡青草的香味,師傅光是把青草放成一排,就吸引不少人過去聞香。會期待這一場,除了賊一直都有失眠困擾,想試試看青草枕的效果外,另一則是久仰「老濟安青草店」大名,畢竟她是青草店重生的先驅。賊對青草的認識真的很少,畢竟我是植物盲,不知道大家認識照片中這幾種藥草嗎?
有去龍山寺參拜過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注意旁邊有一條青草巷呢?老濟安青草店原名為濟安青草店,是第二代師傅媽媽與姊夫共同創立的。一開始也開在青草巷內,十五年後在西昌街的現址開了分店。現在看到嶄新,有點工業風格的店面,是民國一百零六年(2017年)商業處店家改造計劃下所做的轉型。不只販賣藥草,還打造了手沖青草茶吧,讓顧客能更貼近老闆,坐著聊聊青草知識和文化。
大家在參加完大可居的活動,可以走到西昌街的店面,與老闆聊聊青草的知識。在製作青草枕的過程,年輕老闆教我們認識了會放在青草枕裡的幾種青草,每個青草都有不同的作用。依據自己最近可能有的一些症狀,調配自己的青草包,例如多放點月桃,可以幫助腸胃道消化。雖然青草知識是累積而來,但會隨著現代人的生活而有所變化。如果有簡單的身理問題,可以試試看做青草做調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