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賊1106無字.png

​地方賊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生活 #尼甘布漁市場、美蕊莎高蹺漁夫] 偷走斯里蘭卡海岸那些「漁」文化 # 尼甘布 Negombo、美蕊莎 Mirissa/ 斯里蘭卡 Sri Lanka



斯里蘭卡應該是賊去過的國家中,最沒有記憶點的國家。不知道是賊在旅途中太多的不順,又或是斯里蘭卡的景點太平常,無法讓我感動。我唯一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在往高山茶園小鎮的擁擠火車上,結識了一位中國東北女孩。我們對斯里蘭卡有同樣的感覺,就這樣我們從茶園一路抱怨斯里蘭卡的任何日常到南部海邊,甚至回到首都可倫坡。其實我還滿感謝她的,讓我的斯里蘭卡之旅不是那麼乏善可陳。

但斯里蘭卡的觀光真的有我當初旅行時想的這麼不堪嗎? 藉由寫這篇文章,我重新省思對斯里蘭卡的看法,我認為癥結點應該在斯里蘭卡觀光軟硬體的不完善,以及自己旅遊的心胸還不夠開闊阿。還是要說,我都能忍耐印度了,為什麼不能忍耐斯里蘭卡(但印度會有很多奇妙的事讓你釋懷)。此外,斯里蘭卡畢竟是一座島嶼國家,沿海的居民都要學會與「海」共生,不同的地方都有不一樣的海故事。在這篇,賊選擇將位於斯里蘭卡西北尼甘布的魚市場,以及斯里蘭卡南邊的高蹺漁夫文化一起講,嘗試寫一篇關於斯里蘭卡「魚生活」的文章,也許大家下次去斯里蘭卡可以來個「漁觀光」!


斯里蘭卡的班達拉奈克國際機場(Bandaranaike International Airport )距離首都可倫坡不遠,才35公里,但離另外一個城鎮尼甘布又更近了一點,只有七公里。反正最後玩完一圈回來,又會回到可倫坡,那就將它留到最後,先去靠海的尼甘布,讓海景洗去坐飛機的辛勞。到尼甘布可以先在機場坐公車到Katunayake的巴士總站,再轉車到尼甘布,賊是搭245這班啦(恩,德霖科大到台大醫院!)


尼甘布公車站就在市區內,尼甘布算是個小城鎮,我對尼甘布市區的印象只有塵土飛揚,可能那一陣子有很多工程吧!?在僧伽羅語中,這裡稱為 Migamuva,意思是蜂窩村。取自斯里蘭卡編年史《Rajaveliya》中,Kavantissa國王在海邊的獨木舟發現蜂蜜,Dutugamunu王子因而出生的故事。尼甘布這個地名則是葡萄牙殖民時,翻譯塔米爾語 Neerkolombu而來。


從尼甘布火車站或公車站走去魚市場會經過一間羅馬式的教堂 聖瑪麗教堂 St. Mary's Church。 稍微講一下這裡的宗教特色,因為葡萄牙殖民的關係,尼甘布鎮上才會有不少天主教堂,尼甘布因而又被取了小名叫「小羅馬」(賊實在很好奇,為什麼不是小葡萄牙,而是羅馬)。此外,在斯里蘭卡以佛教為主的社會中,尼甘布卻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信仰天主教,殖民的影響可真大。

聖瑪麗教堂起建於1874年,但在五十年後才完工。以教堂的興建來說是滿久的,但在這麼久也還是比不上西班牙的聖家堂。教堂採用新古典主義的建築設計,當時因為教堂門鎖住的關係,賊無法進去裡面,但參考一些資料,教堂內部天花板上基督生平的畫作是由當地佛教畫家 N.S. Godamanne 所繪,據說滿美的,有機會大家可進去看看。


因為有著天然沙岸的關係,尼甘布近年以其潔白的沙灘,吸引著想在島國海邊度假的外國遊客,以及島內居民。尤其,尼甘布一下飛機就能抵達海邊的特點,更讓觀光客趨之若騖。然而,在尚未發展觀光產業前,尼甘布則以其幾百年的漁獲貿易聞名,「魚市場觀光」也成為當地的另一種風景。對只在尼甘布待一個下午的賊來說,與其去沙灘走走,不如到魚市場體驗當地的「魚文化」。


從市區走到魚市場差不多十分鐘(如果賊沒有記錯的話),沿路的景色就是從市區漸入郊區的過程。如果對印度無秩序且髒亂的環境無法忍受的話,斯里蘭卡倒是一個較舒適且能感受印度風情的國家。 對剛從峇里島度假來到斯里蘭卡的賊而言,這條路體現了截然不同的熱帶鄉村風情,峇里島還是更奢侈了一點。走到可以看到海景的橋,就知道魚市場快到了。橋上有滿多人在釣魚的,不知道這是不是尼甘布當地的休閒活動。

尼甘布漁民可以不用開船到遠洋去捕魚,就能有豐富的漁獲,與其潟湖的沿海地形有關。這個潟湖是由許多小河與運河所組成,就連通往印度洋的小河也僅是小小一條。潮汐交會所帶來的養分,供給了沿岸的紅樹林生長,使得這個潟湖有著完整的生態系,包括魚類、螃蟹、水鳥等。話說在潟湖與海洋中間還有一座杜娃(Duwa)島,也讓這個出海口的景色更加多元。




尼甘布的魚市場是斯里蘭卡第二大的魚市場,說是斯里蘭卡最有名的魚市場,其實也就是用鐵皮搭建的半露天市場,不像台灣一些魚市場有建築體,或是歐洲有更新潮的建築設計。也許是因為天氣炙熱,未免魚肉快速腐爛,招致蚊蠅的關係吧!不過斯里蘭卡本身就是一座島,再加上尼甘布是座濱海城市,海風吹起來滿舒服的,也不至於炎熱,半開放式應該是好選擇。


尼甘布計既然是一座港口城市,那它的歷史想必滿有趣的。在中世紀時,Aryacakravarti 王朝控制了西北部的海域,並在尼甘布、可倫坡與池勞(Chilaw)三個海岸建造堡壘。在此同時,尼甘布也作為阿拉伯摩爾商人(現為斯里蘭卡第三大族群)在印度洋進行貿易時的中繼站,除了珍珠貿易外,尼甘布本身也有是肉桂的栽植地。在賈夫納王國與阿拉伯摩爾人之後,佔領尼甘布的葡萄牙殖民者便掌控了肉桂貿易。


十七世紀初期,葡萄牙與斯里蘭卡內部的康提王國(the Kingdom of Kandy)發生戰爭,康提王國便求助於另一殖民帝國 荷蘭。1646年,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得了尼甘布,這也是為什麼在尼甘布可以看到許多荷蘭殖民襲產,例如尼甘布堡與荷蘭建築。十八世紀,尼甘布肉桂供應受到其他國家的競爭,進而產生衰退。1815年,英國開始殖民斯里蘭卡,尼甘布轉型成為斯里蘭卡漁業貿易的核心並持續至今。

由此可知,尼甘布這座城市在斯里蘭卡的對外貿易史上一直扮演要角,也曾是各殖民帝國競逐的對象。回到魚市場,若要進行魚市場觀光的話最好是在天未亮就到市場附近等待,因為魚市場最熱鬧的時候是凌晨四、五點。可惜賊將尼甘布排在第一天,到達尼甘布的時候已經十一點多。大部分的攤販都收攤了,這時間都到了冷凍貨車將賣剩的魚再回去的時候了,沒有看到魚市場最熱鬧的畫面實在有點可惜

不過還是有些攤販依然留在市場,可能是要等到魚賣完才肯走吧!賊覺得斯里蘭卡的魚都好大隻,感覺是要海產店才會出現的種類。因為賊不吃魚,對魚也不甚了解,就點到為止,不過滿想知道右邊那兩條是什麼魚的。除了漁獲之外,市場內也有賣烤魚,提供了不同的選擇。

雖然尼甘布漁市場被背包客列為來尼甘布必去的景點之一,賊去的時候也滿多觀光客在拍照,但漁市場好像還沒特別留意這件事情,也沒有特別想經營魚市場觀光。從魚市場沒有去更新其建築就能略知一二,但這也給予觀光客更多的真實性。有時候,我們觀光會想貼近更真實的地方,但這通常會跟商業化產生矛盾。在魚市場這裡,觀光客會滿足於其真實性,但在下一個案例裡,卻可能抱怨傳統都改變了。



除了靠海的尼甘布之外,賊這趟斯里蘭卡行,也有去到南部海岸,目的是尋找上圖的高蹺漁夫。我從斯里蘭卡中南部高原地區,坐巴士一路直下南部海岸城市 瑪塔拉(Matara),ps:話說這裡有海中廟可以看,可以留意。在尋找高蹺漁夫之前,我先到了濱海小鎮 美蕊莎(Mirissa),據說這裡的海域看得到大規模的藍鯨。在Mirissa的沙灘上,可以看到許多旅行社在招攬生意,就知道賞鯨觀光是這個小鎮的重要經濟支柱。

如果要賞鯨的話,最好的月份是1-4月,因為那時是鯨魚出沒的旺季。但我其實無法跟大家分享賞鯨到底值不值得,畢竟我從開船後十分鐘就暈得不像話,我可能是全船第一個被遞上嘔吐袋的(告訴我,我無法當海上賊!)而且賞鯨其實要到遠洋,才開船沒多久,我就暈到想回岸上了。同船的人好像有稍微喵到幾秒鯨魚的輪廓,來回將近兩小時,可是只能看到幾秒鯨魚,奉勸大家思考一下比較利益好了

除了賞鯨之外,遊人在美蕊莎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登上海上的 Parrot 岩石,這應該算是陸連島吧!?會是必做事情之一,賊覺得可能美蕊莎本身的沙灘娛樂設施就不足,在美蕊莎度假不登個島好像就也沒其他事情可以做了。不過,登上島可以一次擁覽被其所分割的左右兩邊海景,雖然我真的沒有很推這裡的海景啦,可能我真的頭暈到很不開心,大家有機會去,回來可以跟賊說到底美在哪裡!?


最後,讓我們拉回到斯里蘭卡的魚生活,也終於要講到這篇文章的封面照 高蹺漁夫了。不知道大家對這個捕魚方式有沒有印象,拍過「阿富汗少女」這張照片的國際知名攝影家 史蒂文·麥柯里(Steve McCurry)在斯里蘭卡所拍攝的高蹺漁夫照,也是他經典照片之一,也讓其他地方的遊人關注到在斯里蘭卡南方竟然有這種特殊的捕魚方式,也使「尋找高蹺漁夫」成為斯里蘭卡另一種旅遊產品。

來斯里蘭卡之前,以為高蹺漁夫可能很難找,沒想到我下午在美蕊莎附近的公路晨跑時,就看到海邊有幾個漁夫坐在高蹺上捕魚,其實從加勒(Galle)到美蕊莎都見的到這種捕魚方式。

據說這是以前當地漁民很窮,沒有錢買船出海捕魚,便在近海豎起木樁,每天涉水到木樁前,爬上去坐在木架上。這些漁夫手上拿著的釣竿都是沒有魚餌的,最會上當的魚類就是沙丁魚了。


高蹺漁夫其實是斯里蘭卡南部海岸,因貧窮而生的捕魚文化。但在南部海岸開始發展觀光,到處都在開民宿和旅館時,傳統高蹺捕魚維生的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這些居民。與觀光接軌最快的方式,就是將高蹺漁夫的過程進行展演。現在在海岸雖然會看到木樁,但漁夫卻是在海灘等待遊客,要等與遊客商量玩價格,他們才願意上木樁表演高蹺捕魚這個戲碼,又或是協助遊客站上高蹺體驗。對許多觀光客而言,這種商業化的做法破壞傳統文化,且非常不浪漫,影響到他們的觀光真實性。然而,誰又能忍受每天只補沙丁魚過活呢!?



參考資料:

http://archives.dailynews.lk/2005/10/14/fea09.ht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_Mary%27s_Church,_Negombo

https://www.facebook.com/StMarysChurchNegombo/

https://www.livemint.com/Leisure/R0usO1cGC04YidJoJS9VuI/Chennai-to-Negombo-Sunshine-amid-rain.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gombo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gombo_Lagoon

http://www.sundayobserver.lk/2016/11/13/travel/negombo%E2%80%99s-colonial-charm

30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