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賊1106無字.png

​地方賊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襲產] 偷走不在萬壽路上,那幾個龜山亟待保存的文化襲產 #龜山區 / 桃園市

已更新:2020年8月31日



磚窯廠的故事,賊賊在臉書分享過大台北目前留下的幾座磚窯廠,一座是遺跡還在的松山磚廠(位置應該是在南港),還有只剩下磚窯煙囪的華中橋中和側的「海山磚窯廠」。其實之前也曾探訪過林口的磚窯廠,但還沒有機會寫那篇文章,反倒這次讓我們往南走一點,到龜山尋找大桃園僅存的磚窯遺跡。


機場捷運算是台灣近年重大的建設之一,作為與首都連結的廊道,沿線捷運站開發計劃早在捷運尚未完工之際就已進行。A7捷運站周圍又十分特別,夾在林口與龜山之間,位處台地邊緣,這一大片非都市土地屬於現在的樂善里。在桃園還未升格之前為樂善村,因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的林口特定區都市計畫的關係,這個村莊長期禁限建,幾乎都是鐵皮搭建的房舍。也因鄰近林口交流道,農民也將土地租給中小企業做廠房維生。


居民被限建了四十年,原應歡喜迎接大眾運輸時代的到來,以及禁建令的解除,但政府卻以解決台灣高房價的問題,在此興建合宜住宅為名,展開區段徵收。而這個徵收根據徐世榮老師所說,是史上最快的徵收案,只花兩年半時間,並使用了「預標售」的方式,且236公頃的總徵收面積土地,最後合宜住宅面積只佔小部分。


現在算是徵收過後的平靜,翻開報紙或遊走在桃園、新莊的路上,都會看到 A7住宅的廣告。親自到體育大學站附近,只會看到一片荒地上幾棟聳立的新樓,過去所描述的鐵皮聚落已消失。雖然不知道關於原居民的土地補藏或分配最後怎麼落幕,但關於大規模區段徵收的故事,恐怕還沒有結束,畢竟還有很多捷運站還沒有處理,甚至台灣還有很多條捷運要蓋呢!


除了原先樂善里居民的居住權之外,即使是A7的新住戶應該也會想生活在宜居城市吧!?現階段的A7站周圍應該很難達到完善的生活標準,放眼望去只有建案扛棒的地方,視覺上都不怎麼雅觀。倒是在幾個建案中,還可以看到山坡間難得的樹林,而樹林中有兩支煙囪拔然而起,令人好奇隱藏在荒煙蔓草中的到底是什麼。

這其實是龜山,或說全桃園僅存的兩座八卦窯,過去的永基磚廠以及協和磚廠。其實之前在中和那一篇文章就有提過台灣磚窯的故事,不過這邊可以再提一次。日治時期時,全台灣就有超過百家的煉瓦工廠,而台北的內湖、松山、新北的中和都有不少的磚窯廠。戰後,因台北市區的發展,磚窯廠開始往林口地區遷移。應該有不少人知道林口地區有八卦窯,畢竟那邊磚窯業的保存論述比龜山這邊早,但其實那時的磚窯產業遍及了鄰近的龜山地區,甚至後來還有龜山取代林口的趨勢。


林口台地的磚窯廠主要分佈在大坪頂地區,並以八卦窯為主。不過五零年代後期,政府和台塑集團都在林口收購土地,林口地區土地價格開始飆漲。再加上磚窯業者開始發展隧道窯,但坪頂與龍潭的紅土收縮率太大,不適合隧道窯,反倒龜山紅土的收縮率小,適合設置隧道窯。新大窯業在張厝最先設廠,而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中華窯業也於兔仔坑設廠,便開啟了龜山窯業的黃金時代。


從舊報紙中可以看到,林口以八卦窯、龜山以隧道窯為主的分野,也因窯業的發展,龜山許多聚落開始發展,也吸引了中南部移民。不過隨著建築材料的改變,目前龜山只剩下三座全自動化磚窯廠:明泰、大勝及立昌。很難想像以前包括兔仔坑、龍壽、樟腦寮,甚至到迴龍都有磚窯廠,而這段被人遺忘的歷史也隨A7站的開發逐漸為人所知。


A7 目前正計劃興建一條安全的聯外道路,而這條道路的開闢正好就是在這兩座僅存磚廠的土地。很樂見A7 的新住戶和舊居民能一起討論地方的過去與未來。畢竟一個好的城市是兼容並蓄的,能夠乘載過去,也能從中想像未來,並實踐於現在。不要讓自己所在的城市太地產化,也許龜山磚窯廠的保存是個契機。



離開有磚窯廠遺址的樟腦寮,我們騎過體育大學,順著振興路來尋找沿線被忽視的文化襲產。這個地方在清代末期至日治前期屬於「舊路坑庄」,可能早期有一條從牛角坡到龜崙嶺的舊路吧!大正九年(1920年)舊路坑改為大字,屬於新竹州桃園郡龜山庄,大字下有一些傳統聚落演變而來的小字,包括舊路坑、西勢湖,以及今天要提到的大埔。


路上如果不稍加注意就會錯過這一間大埔派出所,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興建的,但大埔會有派出所可能是在日治後期或戰後初期才有的吧!土地產權為私人所有,原本使用該建築的大埔派出所,早已遷往他地,並蓋了一棟滿醜但可能比較實用的派出所建築。整體來看大埔派出所,三角山牆最為吸睛,還有牛眼的設計,其實旁邊還有小小的升旗柱,可以看賊影片就知道了。


振興路大約走到西舊路坑(往桃園長庚醫院的地方)就會碰上南崁溪,道路與河流有時交叉有時平行。過了中央造幣廠,好想進去裡面偷硬幣製造的故事,不是偷硬幣喔!就大致上是平行狀態,一直到水源地。看到水源地這地名,應該有滿多人會開始警覺。沒錯,這是桃園難得一見,保存滿完整的日治時期水道設施。


桃園水道取南崁溪為水源,也難怪會設在地勢較高的龜山山上,來供應當時逐漸膨脹的桃園接人口。水道於昭和十二年(1937年)動工,隔年完工、通水。從空拍圖可以看到兩座沈澱池,用以將大顆粒雜物沈降,再送至左方的三個過濾池過濾成清水,而後流入配水池,再由鐵管以重利方式供給山下的桃園街。


相較於其他縣市,桃園的水道設施似乎偏少,也較晚期才興建,可能與桃園有不少埤塘,再加上桃園大圳作為農業灌溉水圳吧!可惜桃園水道在民國六十五年(1976年)被賣與私人,可以看到上面還有一座寺廟,前方也是工廠,難以進入。真羨慕陽明一街因為文資現勘可以拍下不少珍貴畫面,但也尊敬他的努力。



看完了日治時期水道,我們來看看龜山這個被列為文化資產的地方「龜崙嶺鐵道橋遺構」。應該不少朋友知道清末劉銘傳擔任巡撫時,曾夢想興建一條從基隆到台南的鐵路,甚至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成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不過最後只興建到新竹,而且光緒十九年(1893年)通車時巡撫已由邵友濂接任。不過日本政府來後,發現原本的鐵路路線不理想,設計也不敷使用,便進行一連串改線。


之前賊賊文章中有提過的改線是楊梅到竹北這一段,後來捨棄大湖口,選擇了新湖口,不過那是昭和四年(1929年)的事了。在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台北到桃仔園就有大幅的變動,從海山口(推論在新莊國小前)經打類坑(推論在樂生療養院舊門位置)、龜崙嶺到桃仔園,因走林口台地坡度較陡而被放棄,後來選擇枋橋、鶯歌石設站,新莊和板橋也是在這時候開始互別苗頭,而後新莊失去他的領先地位。


從打類坑到龜崙嶺經過現在萬壽路時,會碰到塔寮坑溪,劉銘傳鐵路時期便有興建鐵路橋樑基座。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新縱貫鐵路完工後,原有的路線成為台北至桃園間的軍用道路,而後再改成縱貫鐵路台北桃園段的一部分,兩座橋「尖山橋」及「大坑溪橋」於1907年(明治40年)改建完成。這是北部少數留存的清代鐵道橋樑的遺構,與獅球嶺隧道及汐止茄苳腳臺灣鐵路遺蹟同等重要。


雖然登錄理由有寫這兩座橋經歷了三個時期的演變,展現個時代的土木計畫史,但她們就默默藏在萬壽路路橋下,經過也不會有人知道。要繞道小巷或使用空拍機,才能拍到石英砂岩所砌的橋樑底座。在上面可以看到日人後來所提,以觀音山時所刻的「尖山橋」及「大坑溪橋」的竣工牌額。可惜真的不多人知道龜山有這古蹟,因工業化塔寮坑溪也很髒亂啊!

參考文獻:

關於A7土地徵收新聞:

「先分利益,再割肉」林口A7站區「預標售」居民土地

桃園A7案將配地 居民抗議配地制度圖利財團


簡述「桃園機場捷運線A7站」開發案

我家被徵收


關於龜山磚窯業

龜山燒窯業 苦撐最後一片天

大城小事》高溫火煉堆疊紅磚故事

龜崙山北側的磚窯業


關於桃園水道

台灣水道誌

桃園水道

2,64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