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賊1106無字.png

​地方賊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 #大林中山路老街] 偷走曾因糖業而繁華的慢城故事 下篇 #大林 Dalin/嘉義縣 Chiayi

已更新:2018年4月30日


喜歡我的文字,臉書可搜尋 地方賊:http://t.cn/RmPbrSh 按讚追蹤,偷走更多地方故事!


沒想到光是中山路老街,就分成上下兩篇,畢竟大林這個小鎮實在太精彩了!接下來讓賊賊轉進大林菜市場,偷走市場與其後面的一些可愛小景點。前面提到,大林在日治時期因糖業工廠設置、縱貫鐵路及糖業鐵路的興建,持續成為交易中心,大林中山路便是重要的交易空間。在中段更設置了菜市場,成為大林商業區的核心部分。


關於菜市場的建立,賊賊並沒有看到相關文獻,但最早應該在日治時期這裡就有集市了。現在菜市場所在的這棟福德綜合大樓,是因民國70幾年的一場火災將原先的菜市場燒掉,政府才蓋了一棟多層大樓。原先可能規劃上面為辦公空間,一樓則為菜市場用地。 賊賊到時已經接近下午,僅有幾間麵店營業,燈光略顯昏暗,但也不減這個市場空間的神秘感!


從中山路一側的小巷進去市場,會先經過一間修理皮鞋的店,座落於市場一角。一位阿姨坐在一旁對我笑,好像知道我正準備要拿起手機拍照,畢竟這間修鞋店看起來很有歷史痕跡。的確,這間修皮鞋店已經有八十年了,老闆娘的手藝據說十分厲害!雖然現在已經很少人有修鞋的需求,但看到這些工具和阿姨的技藝,我想這都是大林珍貴的資產吧

然而,因為這市場沒有什麼資料,賊賊訪問而來的市場資訊,都是來自市場中「春成製麵」的奶奶所說。這棟大樓二樓以前好像有賣衣服,但都沒有了,上面也曾經有成衣工廠。原來成衣工廠可以在一棟樓裡面,賊賊也是開耳界了!只是現在龐大的空間都租不出去。


市場的改建原是要容納外圍攤販,但大樓型的市場卻不會想讓攤販進駐,畢竟購物者都很懶得上樓,也才有外面頂棚區的市場空間,這在許多台灣市場改建的例子中都常看到。 在頂棚區,春成製麵奶奶要我們去看看市場邊的土地公廟,原來土地公廟上有一個大林的必看特色。另外,賊賊滿想知道土地公興建年代的,有人知道可以跟賊賊說!




在市場改建時,大林鄉親請了出生於大林,目前在北藝大藝術系任教的簡源忠教授為土地公廟創造出新面貌,也成為這間土地公廟最有特色的地方,也就是面向市場大樓那側牆壁上的馬賽克拼貼。馬賽克拼貼為天主教堂常見的建築裝飾,在大林卻用於一間台灣傳統民間信仰的土地公廟上,是很有創意的藝術手法,難怪會成為亮點。該馬賽克拼貼要表達的含義是「招財進寶」,非常適合用在旁邊具有許多小販的市場,讓宗教與市井生活有巧妙連結。原本只是應鄉親之邀,用自己去瑞士所學的才能為土地公廟創作,沒想到現在卻成為大林漫遊必看景點之一,教授應該也沒想到吧!




在泰成中藥行靠市場那一側門往後走,會到一個大林的小秘境 「63公園」。我覺得這也是讓大林具有特色的地方,它是一個完全靠地方民眾自立營造成的小公園,而且還比官方版的公園有特色多了!在六三公園的小屋經營「巴比松法式餐廳」的何茂榮,於2008年回鄉時,看到這條63巷前有垃圾山,便決定重新整理,並將它打造成小公園,也經營起每日限量的法式餐廳。



另外,這個小公園鋪著讓人容易行走的紅磚,而這些紅磚的鋪設原因其實挺有意思。2008年,大林中山路老街為了吸引觀光客,鋪設了長達一百公尺的行人專用紅磚道。但在2017年,卻有民眾反映紅磚道路容易產生噪音而拆除,改為柏油路面。大林慢城協會在整理六三公園時,決定運用那些被拆除的紅磚來鋪設公園的道路。透過建設不用的廢棄材料轉作公園設計材料,除了環保外,也是一種保存都市發展記憶的方式。


這麼有地方特色的公園,在去年底成為大林慢城協會自辦的「慢城巷弄燈會」的空間。這個燈會不同於官方的大型燈會,是地方以自我創意打造的燈會。而這場燈會串連了大林許多個亮點,共同組成了一場溫暖卻又別出心裁的地方燈會,希望來年能繼續舉辦。而一些燈會裝飾現在也還留在六三公園中,成為一種展示。在地方居民的合作下,再加上何茂榮本身的美學,六三公園成為一座具有法式鄉村風情的公園。一草一木,木牌標示都別具特色,是遊客穿越過嘈雜的市場後,難得的一塊小秘境。話說,公園旁有幾間老房子也滿引人注目的,不知道現在是有人居住還是已經廢棄,不過倒是有看到一個阿公住在其中一間內!



大林日治時期所形成的老街,亦即現在的中山路老街,約是從火車站到安霞宮這段路!安霞宮也是大林市區很重要的信仰中心,主祀開漳聖王。創立的緣由是傳說在

清朝同治四年(1865),諸羅(今嘉義)地區發生旱災,也有流行病爆發。中林有位陳老者從漳州請來開漳聖王,解除了旱災危機。而在同治六年(1867)地方士紳黃光全、黃德、陳安瀾、陳安邦等人倡議創建廟奉祀,得大業戶薛大有率先捐金之助,開漳聖王廟於同治七年(1868)落成,也成為大林地區的信仰中心。




最後,往火車站走,賊賊要偷走中山路美麗的老街屋,位於中山路的68號。這棟建築是中山路上僅存的日治大正時期建築風格的牌樓式街屋,建築空間依序是店面、天井、建築本體、天井、廚房、小庭院、後門。在建築本體上的牌坊上寫著「濟陽衍派」,衍派是指涉姓氏的發源,通常會在閩南家族大門上的牌坊會看到,用來標榜、宣傳自己先祖,而這棟建築物的先祖應來自於濟陽。


從中山路看,因為前面為店面的關係,有排樓的建築本體雖被擋住,但仍不遮掩牌樓的精緻。賊賊在拜訪時,前面店屋為娃娃機店,不得其門而路,變想說繞小路到後門,不知是否能進去一觀。後路會經過位於小巷的「大十咖啡店」,聽說是不錯的咖啡店,也推薦給大家!走到後面能更清楚看到二樓的日式木造形式,還有一個磚造煙囪,在大林街上真的僅存又特別。


偷偷推開後門,仍保留過去的空間,像是古井和洗手台等,十分有古意。可惜仍在整修,便沒有再繼續打擾。

這棟建築物目前被大林鎮再生的重要工作者江明赫先生(萬國戲院篇章仍會提到)以六年的租期向屋主租下,打算取名為「翹嘴秋茶店仔」,已經規劃了冰店、市集和展覽空間,要成為大林的「民間版遊客中心」。非常期待這棟建築物的重現,相信能成為大林敘述日治建築史的一大亮點。



真的是最後了,賊賊要介紹我在大林無意間所發現,卻成為賊賊心中大林最可惜的文化襲產,它是曾經佔地超過一甲的園林湖水豪宅「省園」。省園為江文蔚先生所出資興建,就日治末期大林的發展,他可是不可不提到的重要人物。江文蔚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就任大蒲林區庄長;1910年,因行政區劃廢庄改區,就任大蒲林區長。大正九年(1920年)因地方制度改正,被選任為第一任大林庄長。江文蔚熱心於地方建設與公益事業,曾經與林慶生合資鋪設通往北港的輕便鐵路,促進兩地發展。他也經營了江文蔚酒樓,促進大林曾經的色情產業。1928年,江文蔚出資興建的省園完工,省園內的規劃有中式四合院、花園,甚至還有可供划船的蓮花池,湖岸旁有小橋通往湖中的二層樓洋房酒樓,還能搭船往返對岸的八角亭。

省園的規模佔地廣大(可看一旁李乾朗教授的省園模擬圖),遠近馳名,甚至吸引著名畫家陳澄波於1927年來此畫下酒樓。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省園一部分作為「三七五減租」政策下的土地,一部分被規劃為公園預定地。然而,1998年,因都市計畫的規劃,原本留下的酒樓及八角亭都面臨危機。目前省園也僅剩一些殘跡,和八角亭下的水泥基

座。


賊賊在尋訪時只找到座落於東林里鄰里公園旁的殘跡,卻沒有見著水泥基座,聽說在民宅圍牆內,希望下次去大林能找到,再補上資料。可惜的是,刻意保存基座的屋主邱士榮兩度申請嘉義縣文資審議都打了回票。

對賊賊而言,省園的拆除滿可惜。它除了能敘述江文蔚自身產業以及大林過去所具有的興盛外,也能留存台灣難得的日式庭園風格。因為日治時期的都市機能較清代更為豐富,許多能夠社交的娛樂產業開始出現,例如劇場、公園等,清代上層階級興建的園林,到日治時期就變成較小的庭園,且更為私人。省園卻是其中的特例,興建了具有人工湖的庭園,更顯示江文蔚家族的企圖。好在剩餘的遺跡還能看到日治庭園的巴洛克建築風格,還是希望嘉義縣文資局能努力一下!



參考資料:

江明赫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B1%9F%E6%98%8E%E8%B5%AB/%E5%8F%AB%E5%B0%8F%E8%B3%80%E4%B8%8D%E8%87%AA%E9%87%8F%E5%8A%9B%E7%9A%84%E6%BF%9F%E9%99%BD%E8%A1%8D%E6%B4%BE%E8%80%81%E5%B1%8B%E4%BF%9D%E5%AD%98/1147174955326080/












2,359 次查看1 則留言

תגובה אחת


鄭光立
鄭光立
18 באפר׳ 2018

當然, 大林的歷史淵源與人文風貌作者已經鉅細靡遺詳述,毋須再有贅言,身為在地人不知本地固有珍寶,實屬慚愧,先生如有機會再訪大林,或許可以聽到有關三位大林鎮花的故事,碰觸到你還沒偷走的東西...

לייק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