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賊1106無字.png

​地方賊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地方 #大里杙老街] 偷走曾因繁華河港,名列第六市街的大里杙 #大里 Dali / 台中市 Taichung City



要尋訪大里的故事,當然要從大里老街開始。大里一開始是平埔洪雅族活動的地方,雍正乾隆年間,漢人移民沿著大肚溪進墾,並溯當時河寬有一公里的大里溪而上,定居在大里杙。那為何會稱為大里杙呢?當時鹿港和北投庄都有竹筏,會來大里貿易,當舟筏抵達碼頭,因為河川湍急,必須繫在小木樁上面才不會被沖走,而有「大里杙」這個地名。老街尾「倒栽老榕樹」,正是過去航運碼頭所在地。


移墾大里的先民定居後,先開鑿了樹王埤與龍船埤等水利設施,以利稻米生產,促使大里杙地區的快速發展。雍正年間,大里杙就成為重要的河港聚落和水路轉運中心。根據記載,光是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大里杙已經形成重要市街,有四千戶的墾民聚集和不少商舖。因此大里杙可是當時台灣六大街市之一(一府、二鹿、三艋舺、四諸羅、五竹塹、六大里杙)。



現在老街建築多有改變,當中以「慶源堂」算是比較可觀的老建築。因為早期街市人口較密集,為有效利用土地,發展出面小身長的連棟式商業建築,這種長條式建築被稱為「竹竿厝」。當大里杙街貿易開始興盛後,大家開始將家宅前聽做成小店面分割。像這間慶源堂林宅便分割成三間店面,店舖內還有庭園和一棟洋樓,西北側也有一道便門直通大里路,真是有錢人的做法。別忘了走到後門看洋樓喔!


在大里杙老街也看得到「亭仔腳」類型的街屋,也就是前段有亭仔腳,供來往人客遮陽避雨的通行之處,後方則是商店及住家。雖然台灣許多老街都有亭仔腳,但大里杙老街的亭仔腳卻比較特別,因為它獨立於房屋之外,沒有與磚牆上的附壁柱相連,這算是清代中末葉傳統街屋的見證。店面與亭仔腳的橫梁,是由店面匾額上方挑懸出兩塊圓形凸出物來承接,而有台灣唯一的捲簾式屋頂。



大里杙市街的繁華持續到清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爆發後,作為林爽文居住地的大里杙市街被摧毀,墾民也因戰亂往其他地方移動。直到道光十二年(1832年)有軍營移往大里進駐,再加上

霧峰林家的林奠國雨林文明對大里杙的投資,不只購買水田也設置商號發展,大里杙市街又重新發展起來。不過在嘉慶以後,鹿港港口沙淤嚴重,也影響了大里

杙河港作為中部轉運中心的角色。


清領後期,台中市作為省城的規劃,已使台中市區逐步興起。日治時期,大里溪逐漸往南改道,再加上以台中市為中心的交通建設,台中市正式取代大里杙成為貓羅溪以北的貨物轉運及交換中心。此外,大正四年(1925年)興建的新聯外道路(今中興路),不取道大里杙而從內新庄通過,大里和霧峰許多聚落就不需通過大里杙而能連通,大里老街正式沒落,成為一小農墾市集。


大里杙老街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受創嚴重,當時的市公所花了兩千多萬進行老街風貌營造,試圖保留當年磚造騎樓的亭仔腳樣貌。雖然想營造出老街的氛圍,不過應該不少人會覺得這短短的兩百公尺不是老街吧!而且後段其實也都蓋了水泥樓房,雖然老街一直都在大里某些開發計畫中,扮演文化歷史中心的位置,但計畫永遠都只是計畫啊!





ˊ福興宮在大里杙老街頭,是老街附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相傳是在乾隆年前,在大里開墾的先民將湄州媽祖請來,並建廟奉祀。林爽文事件後,嘉慶十六年(1811年),彰化縣令到大里勘查地形,發現大里的三間老廟振坤宮(東)、新興宮(北),以及福興宮(西)形成三角鼎立的風水。清朝政府為避免再發生民變,強行將福興宮遷於現址蓋新廟。


大里福興宮因翻修多次,沒有被列為文化資產,但幾尊神像卻極有看到,而被列為古物。像是左側的雕木神農大帝像,身著蟒袍的形式,異於其他廟宇,能夠見證地方對商、農業的重視,也反映明清時期台灣與福建地區的文化交流。神農的木製座椅則是咸豐元年所製,雖然外觀樸實,但陰刻楷款「咸豐元年桐月置」、「弟子林天賜叩謝」皆仍清晰,表證了神農像的年代。


福興宮主祀媽祖,在眾多媽祖像中有幾尊被列為文物。在民國九十四年(2015年)率先登錄的軟身媽祖,不只頭部髮型包巾髻,戴以束髮冠,與媽祖常見戴冠冕的形式不同,體型比例約真人三分之一大小也極為罕見。而後來登錄的三媽、四媽、五媽媽祖神像,也都在神像製作工藝上有所表現。可惜賊對文物這塊不是很了解,有興趣的不妨研究看看這幾尊媽祖神像的差異和特色。


雖然它們被列為文化資產。鐵欄杆還是讓參訪者無法近觀神像,神像下雖然有標語指出它們是文化資產,卻是以「法」來警告大眾,少了對文物的介紹,可能會偷或毀壞這些神像的大有人在吧!在福興宮還有兩座具有年代的匾額,一個是沒有落款年代的「德可配天」,另一則是大正十四年(1925年)的「海島蒙麻」。






在福興宮旁還有兩棟可觀的老屋,一個是前方有座大樹,木造、水泥、鐵皮搭蓋的「勝興車行」,綠木門和窗欄都很有韻味。對面則是黑瓦屋頂、清水磚造的「大里杙文化館」,這棟建築大概建於昭和四年(1929年),作為大里杙保正集會場所,與庄役場被推斷為同時間設立。戰後曾經作為戶政事務所和活動中心。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配合老街風貌再造計畫,改為「大里杙產業文化館」使用。


現在則為「大里杙文化館」,去掉產業,可能展覽的範圍可以更廣吧!不過賊去的時候沒有開,覺得縣市政府有些地方館,人最多的假日都不開,也是頗令人困擾的。從新興路這一側看文化館上的天際線有堆疊的趣味,首先是較矮的文化館,後面則是整修後變高的福興宮,更後面則是因大里房地產開發的新建案。真的,大里從河港市集衰退後,可能又重新找回人口聚集的誘因了吧!


文化館往右轉新興路,會看到另外一座重要廟宇「台中市七將軍廟」。何謂七將軍呢?根據廟方網站上的說法,同治九年(1870年)汛兵部六名士兵及義犬一隻,在阿罩霧柳樹湳一帶巡察值勤,不幸被原住民所殺。義犬則奔回抄封館悲鳴狂吠,因體力透支而身亡。清朝政府為表揚士兵們及義犬的忠義之舉,將他們葬於柳樹湳這就義之地。


七位將軍時常顯靈幫助大里杙人民對抗原住民,為感念她們,地方仕紳便於同治八年(1869年)於現址建廟祀奉。據說這座廟非常靈驗,尤其是找東西,特別是遺失愛犬啊!不過七將軍的故事,其實與清代劃設土牛溝,漢人與原住民間的土地衝突有關。在霧峰區、南投市以及草屯都另有七將軍廟,敘述了稍微不同的故事,有看到有趣的研究,列在下面給大家參考。話說,廟對面有顆懸掛的大圓球會一直轉。


在大里著名的涼傘樹肉圓旁,有大里杙老街的牌樓,可以在這邊拍一張照,不然很少人會意識到大里原來也有老街,別忘了它也曾經第六大市街。從牌樓走進去可以到福興宮,而這條小巷子則是「將軍二巷」,又被稱為鹹菜巷。戰後土地改革,佃農都可以有自己的土地種菜,不少大里農民在冬季稻米收割後,就在土地上種滿芥菜,來醃製鹹菜。據說在鹹菜加工鼎盛時期,將軍二巷內擺滿了鹹菜桶。


雖然鹹菜產業在70年代就開始沒落,鹹菜巷也成為典型的住宅小巷,不過偶爾還是可以看到鹹菜桶和聞到鹹菜香。在大里街上有一座橋,名為「花甲橋」,這座橋的歷史可與慶元堂的主人林邱金有關。林先生事業有成,晚年致力於地方事務,在其六十大壽之時,大正十四年(1925年)之時,於通往烏日的大里路與龍船埤上興建一座水泥橋,供來往行旅通過。雖然河流已加蓋拓建,但橋頭提名仍在原地。


參考資料:

大里市史

七將軍廟

台灣烏溪流域「七將軍廟」源流考論

人人心中都有一間雜貨店:聽老闆講一段,糖與鹹菜的雜貨史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28-city-old-grocery-stores-taichung/?utm_medium=copy


1,36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