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老街或聚落總是依附著廟宇或市場開始發展,而在大社最熱鬧的「三奶壇」街上可說是一次滿足這兩個特點。位於三民路與翠屏路T字路口的交接處,有一座廟宇附加市場的建築,二樓是「碧雲宮」,一樓則是三奶壇晚市。無論是廟宇或是市場,都伴隨三奶壇地區有百年之久。先來說說碧雲宮好了,碧雲宮俗稱「三奶廟」,這座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鄉紳興建的廟宇,也成為地名的由來。
不過三奶廟是供奉哪位神明呢? 那就是「三奶夫人」。據說臨水夫人陳靖姑、李三娘、林紗娘一同上閭山跟隨許遜真人學法,後來又下山回鄉里傳法,被認為是閭山三奶派的開山祖師,並合稱為「三奶夫人」。陳靖姑還有另外一個稱號為「順天聖母」,對中國沿海地區的居民而言,順天聖母也是渡海來台、安定民心的力量。三奶夫人有時候專指臨水夫人陳靖姑,也有可能是安置三位夫人。
不過全台灣最早以三奶夫人為主神的廟宇,莫過於是這座碧雲宮了,好像有些人求生產平安、保佑兒童及子嗣都會來拜三奶夫人。碧雲宮有趣的地方還有一點,在老廟年久失修進行拆除工程時,無意間發現一座明朝宣德年間的三界公爐,似乎又把碧雲宮年代往前推。大社有三大廟,分別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青雲宮、鳳山縣志中有記載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的保元宮,以及這間碧雲宮。
若根據記載,最早的應該是青雲宮,但根據傳說與物件來推斷,也許碧雲宮才是大社最古老的廟宇。爭論誰是最古老的廟宇對大社本身意義不大,畢竟三間廟都已成為大社民眾心中的老廟。講完了廟宇,接下來輪到市場。在碧雲宮一樓有座三奶壇市場(現在稱為「建興市場」,歷史可不輸給這些廟宇,堪稱是大社最早的市場。而這座市場在清代的成立,也促使三奶壇崛起成為附近庄頭中重要的市街。
這就要論及大社地區的交通地位,最早的官道其實是通過當時的觀音庄,而後改走 楠仔坑,也使楠仔坑在康熙年間就有街市產生,畢竟它介於阿公店(岡山)與鳳山縣城之間。 而在清代末期,三奶壇雖然地位無法與楠仔坑相提並論,但也因周邊聚落人口增加,再加上是大社其他聚落通往楠仔坑的重要交通節點,也形成了一座「下午」的集市,鄰近的仁武、燕巢南邊的居民都會在下午前來消費。
技巧地成立一間午市,而不與作為更高中地的楠仔坑對抗,成為三奶壇地區人口能逐漸成長且日漸繁榮的關鍵。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在清代的基礎上,日本政府正式成立了「三奶壇市場」,三奶壇市場也從原本的午市,轉而成為一個全天的市場。不過下午在三奶壇購物的習慣還是改不了,就變成客人、攤販可能早上在楠仔坑,下午則在三奶壇。整個三奶壇可說是靠這座三奶壇市場撐起來,並形成一條具規模的市街。
以三奶壇市場為中心的熱鬧市街,過去被居民稱為「三角湧」,這可不是在新北三峽喔!在三角湧地區除了探訪幾間隱身在巷弄內,且極具價值的古厝外,還有幾棟街屋就在大街上任遊人觀看它細膩的容貌。站在碧雲宮二樓,往左前方看去,會看見一棟有著裝飾山牆的街屋建築,可以看到上面的花草紋飾、浮雕和串珠。這原本是曾甲分醫院,後來轉為曾記振美商行,牆上隱約可見「振美」二字。
在碧雲宮旁邊其實就有一間亮眼的三開間洗石子街屋,同樣有著巴洛克式山牆,上面標記著「許」字,不知道與巷內那間精彩絕倫的許氏古厝有沒有關係。雖然被招牌遮掩住,但是雕花欄杆也是特色,這讓我想到雲林土庫馬公厝那可惜的酒家,也有著美麗的雕花欄杆。三奶壇的繁華除了反映在這些依舊完在的街屋建築上,從行政區劃分也能看出。大正十一年(1920年)成立的高雄州高雄郡仁武庄,便是結合仁武與大社兩地,庄役場設於三奶壇。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仁武庄改制為仁武鄉,但三奶壇與仁武二地都認應以己為稱,後於民國四十年(1951年)獨立為大社鄉。原本有三奶壇、大社兩鄉名的競爭,但最後還是以大社出勝,三奶壇的名字最後也只留在這個三角湧地區,反倒是一開始的觀音山卻也侷限於風景區那。碧雲宮旁邊其實還有一條看起來小巷的街道「光明街」,裡面的戰後家屋都滿有趣,而且可以繞到保存滿完整的「巫厝」。
環繞在三奶壇市街旁,其實有很多的古厝,包括盧家、倪家、許家、巫家、邱家、黃家。雖然手機上有著官方版的地圖,但沒有精確的位置還是會迷路,最後只找到巫家和許家,而巫家還是在碧雲宮後方小巷中迷路中才找到。更有趣的是,我是從三進、二進、一進最後繞到正門看到「巫厝」兩個字,才發現原來自己找到了一個古厝,也順便回到大路,要不然就迷失在後面小巷之間了。
根據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還不是文化部的文建會委託高雄縣文化局執行的《高雄縣九十二年度歷史建築清查計畫》,大社區有十四處古厝列入清查行列。其中,三間歷史最老的古厝同為嘉慶初年(1803年)所建,包括保社張厝、神農孫厝和三奶巫厝,這三個地方也同時是大社較早開發的幾個聚落。根據網路上的資料,這三間古厝只剩下三奶的巫厝保存較好,另兩間可能早已頹傾,有機會再去找找看,驗證一下這個說法。
巫家古厝不僅歷史悠久,也是大社規模最大的古厝,而有「三落百二門」。也難怪賊賊會在裡面小疑惑,自己到底跑到第幾進,畢竟處處都是門,這種大宅院的設計真的頗繁複。在大馬路上要找巫家古厝其實不太好找,因為原本作為古厝外埕的地方,已經變成停車場,要意識到通天宮的牌坊裡面可能還有,才看得見「巫厝」兩個圓體字。
巫家是康熙年間從潮州渡台而來,原本住在大社保元宮廟後附近,後來才遷至三奶壇,並在第三代至第五代之間蓋了這棟古厝。雖然三進部分護龍已經改建,但正身仍維持原貌。第一近是中國運來的紅磚、花崗石;二進很特別則是木造古厝,這裡寫著「平陽堂」,供奉著巫家的先祖;三進則還有人在居住,兩旁護龍都變成四層樓的透天。沒辦法,後代子孫眾多,為了滿足現代人的需求,這也是難以避免,至少正身還在就好了。
這次會驅車來大社,其實是在日式老宿舍的社團中,看到有人分享「許泉興古厝」的照片,那小巧的洋樓上,五顏六色的花磚著實吸引人。雖然 Google Map和官方地圖都有標明許厝的位置,但找起來還真不容易。洋樓被夾在幾棟現代樓房間,我在小巷裡面繞啊繞,甚至穿越人家後門。一位坐在巷子裡面的阿嬤,看起來氣定神閒,她應該也知道,這些隨意闖入人家後院的都是去尋找那間許厝吧!
找到窩在樓房間的許厝沒多久,就有另外一位氣喘吁吁的姊姊也找到這裡,互相寒暄這裡有多難找後,就互相為彼此與古厝留下一張照片。與前面看到的巫厝或其他大社古厝相比,許厝格局可說是相當簡單,就只是棟三開間、二層樓建築,不過立面的設計可是令人驚喜萬分。前幾天賊也曾經介紹過將花磚運用的極具巧思的外埔李厝,許厝則將這些日本進口的斑斕瓷磚貼滿牆,用色大膽、大方,彰顯出許家的華貴。
不只貼滿整齊的花磚,再抬頭看二樓陽台的欄杆使用了綠釉瓶作為裝飾,就連門窗、斗拱也都是綠色,讓色彩在跳躍之餘卻又沈穩。 照片刻意不拍到一些細節,但在這稍微做些提示,大家可以到現場看看。在二樓的書卷泥塑裝飾中,裡面藏有大輪船的圖案,也暗示了當時逐步邁向現代化的歷程。除了二樓出色的色彩學,以及現代化的泥塑表現外,一、二樓的磚雕更是許厝的瑰寶。
設計磚雕者為大社知名皮影戲團「東華皮戲團」的第四代傳人 張叫。稍微講一下東華皮戲團好了,畢竟它可是大社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襲產。皮戲團原名為「德興班」,大概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過去還沒有電視機時,廟埕外的皮影戲可說是鄉間地區的重要娛樂。第五代團長張德成,在戰後台灣戲院遍地開花時,讓東華皮戲團成為走遍全省的戲團,並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獲得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真的是大社的寶藏。
許厝一樓有八幅直立磚雕,二樓門額也有長卷的八仙人物磚雕。張叫雖然沒有學習磚雕,他的題材都來自於製作平影戲偶中,所學習到的技巧。因此,許厝可說是留下了大社最珍貴的皮影戲襲產,名符其實成為大社最直得保存的建築。據說過去大社不少人家的建築都是張叫的作品,可惜皆已拆除,可想而知許泉興故居的珍貴。對了許厝是已故農會總幹事許泉興的故居,大概建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
必讀文章
大社鄉文史簡編
參考文章
全國宗教知識網 三奶夫人
大社歷史悠久廟宇爭議
大社區公所
講天說地
細說大社
回憶的價值、生活的痕跡──大社巫家古厝
東華皮戲團
東華皮影戲
319 旅行事誌 ----隱野民居--許家古厝
Komentar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