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街 ☞ 屏東縣 里港鄉】沒落的商業河港中,拼湊阿里港繁華的波紋
雖然美其名是部落客,但我好像都把文字寫在臉書上,那乾脆稱呼為臉書客好了。為了不讓這個頭銜變得詭異,所以還是把文字重新整理在部落格文章上。如果有需求要去某個地方玩,或是想認識某個地方的賊友也比較好找。 活到快三十歲,這一年來常才跑屏東這個有趣的縣市。以前可能連長治、崁頂、獅子都不知道在哪裡,現在倒是可以背出屏東所有的鄉鎮,下一步希望能挑戰聚落。希望今年有機會能夠出一本關於屏東聚落的旅遊書,不知道有沒有出版商,或是該上嘖嘖募資呢?那在這本書出之前,先讓我們從里港開始由北往南認識屏東這個南之國。 ★ 里港老街(雙慈宮、韓哲卿洋樓) 來到里港老街時突然下起一陣大雨,只好沿街找騎樓躲避,這應該是我來屏東遇到唯一一次下雨的天氣。不知道原先住在這裡的先民,都是在哪裡避雨的?屏東平原十分廣大,最早為 #鳳山八社 的聚集地。在荷蘭殖民時期,政府鼓勵他們種植稻米,也成為專事農耕的族群。所種植的 #雙冬早稻,讓屏東平原成為全台唯一一年兩穫的地方。不過如此穩定的收成,卻成為未來發展的雙面刃。 里港這裡有鳳山八社中的塔樓社與武洛社,塔樓社可是八社中人口最多的族群。一般認為